賴祥蔚》新聞媒體公共化的神話

針對華視進駐52臺,鄭麗文怒批這是什麼民主國家啊。(取自庶民大頭家YOUTUBE)

華視有機會入主52頻道,再度引起各界對於新聞媒體公共性的討論。必須思考的是:只有公廣集團新聞頻道應該公共化嗎?還是獲得特許執照,都或多或少必須負擔的公共服務義務

什麼是公共化,當然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但是擺脫明顯的政治以及商業宰制,絕對是基本條件。否則忙着爲政治以及商業力量服務的新聞媒體,還有什麼公共化可言。

臺灣的新聞媒體有沒有受到政治力量的掌握,各界討論已多,這裡不再重複。至於商業控制,絕對不在話下,事實上,包括新聞媒體在內絕大多數各種媒體的內容,背後都有着商業運作動力,具體形式包括了節目投資廣告、置入等。

舉例來說,日前蔡英文總統關心黨立委蔡易餘體重,引發各界關注。胖瘦喜好因人而異,重點應該是健康。相信蔡總統也是從健康的角度出發,去關心蔡委員。如果檢視媒體上關於減肥議題的內容,不難發現主要都是減肥藥品或是減肥課程的介紹。何以如此?當然是因爲有商業力的推動。

去年有若干親友健康出了問題,其中有好幾位都是體重超重者。在此同時,去年因爲疫情減少外出,不知不覺胖了一些,原本褲子快穿不下。爲了健康,筆者開始持續運動,100天減重12公斤,恢復標準體重。公開分享後,有不少朋友私下來問到底有什麼訣竅

減肥之道無他,少吃多運動。筆者主要只有3項要點:每天最少慢跑或快走10公里,不吃消夜,餓了才吃早餐。慢跑或快走10公里大概需要兩個多小時,平均每小時大約可以消耗1碗白飯熱量,100天內,平均每一天減少100公克(不是用減少的重量去除天數,而是實際上真的如此),偶有聚餐,一樣大吃,但大吃一次等於3天白跑

在持續運動的過程中,還好研究所同學演員范姜泰基提醒要收操。原本跑了1個多月,已經覺得腳部肌肉不舒服。范姜說他曾經因爲運動而腳底膜炎,提醒我注意。從此每次運動完必定收操,頓覺雙腳猶如重生,有利於每天繼續運動。

減肥之道無他,毅力而已。只要每天消耗的熱量大於吃進去的熱量,就算不懂質量不滅定律,也可以知道一定會減肥成功。但是在現在的環境之下,絕大多數媒體只會報導商業利益的內容。減肥這種健康議題是這樣,其他議題也一樣。

讓新聞媒體的內容更具有公共性其實很簡單,只要建立把關的標準,進而落實就可以了。問題是:有人要建立這種標準嗎?如果不落實,新聞媒體公共化終究只是神話。事在人爲,端看有沒有人關心。

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