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爲防3高煮菜不加鹽 鹽分攝取不足恐血鈉過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營養師張秀年提醒,若長期飲食過度清淡,鹽分攝取不足,恐會導致血鈉過低。(桃園醫院提供/陳夢茹桃園傳真)

許多民衆受預防3高症「少油、少鹽、少糖」口號影響,常誤以爲健康就是要少吃鹽,吃得越清淡越健康,導致有些老年人煮菜幾乎不放鹽,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營養師張秀年提醒,若長期飲食過度清淡,鹽分攝取不足,恐會導致血鈉過低,反而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張秀年表示,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扮演許多重要生理功能,正常血液濃度維持在135至145 mEq/L,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健康,低血鈉可能會導致倦怠、易累、四肢無力,甚至出現幻覺,建議老年人在鈉攝取方面應注意3個重點。

首先,張秀年點出,疾病需要限鹽時,應避免影響食慾,隨年齡的增長,味覺功能會逐漸退化,老人常需要重口味的食物來促進食慾,若疾病因素需要限制鹽分攝取時,建議烹調時可利用天然辛香料或口味重的蔬果來增加食物風味,如蔥、姜、大蒜、九層塔、洋蔥等,可減少使用調味料。

第2點,長期管灌飲食,應避免血鈉過低,張秀年說,衛福部建議健康成人鈉攝取量爲每日2400毫克,換算成食鹽爲每日6公克,家中若有長期管灌食者要特別留意,因爲市售管灌配方含鈉量偏低,以1500大卡估算,每日的鹽攝取量大約只有2.5至3.5克,若沒有額外添加鹽量,長期累積下來很容易造成血鈉偏低,建議長期灌食每日應補充2至3克鹽。

張秀年也提醒,第3點爲腎臟病患者應避免使用低鈉鹽,爲配合限鈉族羣需求,市面上推出「低鈉鹽」,主要利用鉀離子取代鈉離子,雖然降低鈉量,但鉀離子含量較高,對腎臟病合併高血鉀症患者,應避免使用低鈉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