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零食吃不停 當心攝取過多熱量、鈉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農曆春節9天長假即將來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幾樣年節常見的零食和點心,例如開心果杏仁果、瓜子魷魚絲肉乾類、鱈魚香絲熱量皆偏高,在吃多、動少的情況下,當心健康會亮紅燈。此外,有些高鹽食物的鈉含量超標,吃多了會造成身體負擔。建議民衆多留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示,才能健康過好年。

▲開心果每100公克就高達600大卡以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不要超過一天所需熱量的10%。(圖/東森新聞提供)

常見的年節零食和點心熱量大多偏高,例如開心果、油炸花生米,每100公克高達600大卡以上;爆米花、杏仁果、鬆塔餅乾、洋芋片、裹着米粒芝麻花生粉的麻荖、瓜子、寸棗等,每100公克有500~600大卡;仙貝米果和生仁粒,每100公克的熱量也接近500大卡。另外,一吃就停不下來的魷魚絲、肉乾類、鱈魚香絲, 熱量約300~350大卡。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年節期間,零食和點心之攝取不要超過一天所需熱量的10%。而成人根據性別年齡的不同,每人每日所需的熱量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女性一天約需1450~1900大卡,男性約需1800~2400大卡。除了熱量,民衆購買年貨時,也應多加註意包裝上的「鈉」含量標示。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建議,國人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每1克鹽含400毫克鈉,即食鹽6克)。若以100公克食物含鈉500毫克以上定義爲高鹽食物,牛肉乾、魷魚絲、鱈魚香絲、仙貝、米果、蜜餞、蒟蒻幹、醬油瓜子、洋芋片、夾心餅乾等皆屬高鹽食物,吃多了會造成身體負擔。

避免高熱量、高油糖鹽類零嘴,想要「健康」解饞的人,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可選擇無調味堅果果乾零卡果凍原味海苔等。此外,以新鮮年節特產水果取代零嘴,像是海梨棗子蘋果梨子柳丁等,不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又可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減少油脂和精緻糖的攝取,兼顧美味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