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帶路吃爆!特搜恆春3家深巷美食 小籠湯包咬下滿嘴肉餡

文、圖/陳耀恩 Ean Chen

恆春,從原本前往墾丁的不下車小鎮,近年越發精彩,成爲旅人駐足甚至吸引過夜想好好品味的新據點。一趟三天兩夜的恆春行,該嘗些什麼?刻意先跳過網美打卡熱點,直接請教老司機希望也能跟着吃得像在地人

我在恆春的老司機,是鎮上與社區結合共推生態旅遊的「森社場所」,真不愧是巷仔內,推薦的三家深巷美食,果真都讓我印象深刻、直呼精采!下回再玩墾丁,路過恆春記得放慢腳步,品嚐這有鹹有甜跨界滋味

►更多吃喝玩樂大小事,快追隨旅遊雲官方Instagram

⇑ 森社場所,不僅提供多種在地生態行程資訊,還可購買別具特色的文創商品與農產品

港臺聯手很有愛的烘焙坊 覓Man_Made「吼~你們這邊有家很厲害的麪包店耶!」這晚入住多次前來的有棵樹民宿,遇到已成朋友的民宿主人里長哥的吃好相報個性藏不住,忍不住推薦起來!這家位於恆春鎮上深巷裡的烘焙坊,不是那麼好找,我們開車來回繞了一下,但相信我,有些食物,就算迷路也要吃到!

店面不顯眼,得仔細多看兩眼才能發現

食物本來就是浪漫的,一如男主人女主人的相遇,男主人 Man 是香港人,來臺灣學烘焙,與課堂上來自臺中的助教曉萱邂逅,後來選擇在臺灣的最南端落腳。男主人專做麪包,女主人負責甜點,有時分開創作、一些產品又要相互合作。食物本來就是很主觀的,同行朋友與我開玩笑問說那一塊創作時會不會吵架呀?兩人沒料到會問到這題,靦腆的笑了起來。

⇑ 因烘焙而結緣的男女主人

「男生肯定要包容的啊,因爲是負責麪包,就要把女生做的甜點餡給包起來!」看着眼前甜而不膩的兩人,我天外脫口而出的這段話打了圓場

因爲這家麪包,我開始羨慕起住在恆春的人們了,待在店裡的那段時間,上門購買麪包的人接二連三,也是,價格合理又好吃,哪有不受歡迎的道理!試了多款麪包與甜點,都在水準之上,尤其是大推鹽味可頌,紮實、酥軟有層次,另外,外表酥脆、內餡酸甜的檸檬可芬,也夠水準!

⇑ 紮實有層次的可頌,獲得一致好評

⇑ 檸檬可芬,口感與酸甜拿捏,足見功力

用料實在、價格實惠的鼎食芳意外的,這家位於鎮上的麪食館,成爲這趟恆春小旅行的頭尾。在森社場所的推薦下散步過來,從看板掉漆程度來看,肯定是家老字號,不過,就是每個小鎮都會出現的尋常小店,老實說,我未抱任何期待。

還沒離開,已抱定主意下回還要再來

我點了油豆腐粉絲,口味很不錯,我點點頭。後來剛煎好的蔥油餅上桌,趁熱夾來吃,大家眼睛都亮了,配上滋味真好的白胡椒粉,這古早味可不得了!幾位吃貨朋友,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現場變成美食節目,自己講不過癮,還開始訪問起店家,就想挖掘更多美味秘訣。

⇑ 現煎蔥油餅,香氣四溢

灑上白胡椒,讓人一片接着一片,停不了

後來跟當地朋友聊起,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沒點到這家店的招牌,手工小籠湯包

要返北的第三日,從華泰瑞苑退房,我們多預留了些時間要再次上門。沒錯,就是爲了小籠湯包。這回,大夥又從手杆麪皮、內陷整塊紮實的肉塊開始剖析評比。確實好好吃,恆春天氣漸熱,一人一杯古早味冰紅茶搭配着喝,非常滿足!在此,我要請恆春的好朋友們,務必要用新臺幣好好守住這家店,下回再訪,我還要再去吃,拜託了!

⇑ 小籠湯包,不輸諸多臺北名店

咖啡蟲解癮請進 小間珈琲用完餐想要來杯好咖啡,森社場所內舉不避近,推薦的咖啡店,就開在他們對面。空間其實也不算小,但硬是取個「小間珈琲」,讓我有些不解,忍不住舉手發問。

咖啡店由兩位返鄉夥伴共同經營,戴眼鏡的 Jean 負責咖啡,小敏則專攻烘焙。而店名則是源自小敏與門口那臺腳踏車。原來,小敏曾經騎着那臺單車販售自己做的手工餅乾,而那臺兩輪餐車就叫「小間店」。

⇑ 充滿溫度與故事的咖啡店,是兩位女孩的圓夢之地

⇑ 會隨季節提供當令甜點

夢想着有一天能有間自己的店面,後來我來到的這,就是她們的圓夢之地。帶些文青感的咖啡店,已紮根飄香一年有餘,若跟我一樣喜歡單品,店裡常態性會提供十多種精品咖啡豆,不過確保新鮮,品項會不定期變換。

⇑ 每一杯咖啡都是用心準備

衣索比亞谷吉產區的蜜處理精品豆,手衝冰飲

咖啡跟茶一樣,除了產地風土,喝的是烘焙與衝煮人的個性,我試了兩款、一冰一熱,味道蠻內斂,溫溫的,就像兩位老闆,靜靜的,也如這地方的名字:恆春。

⇑ 坐在窗邊,一杯好咖啡在手,再閒適不過

覓Man_made地址屏東縣恆春鎮恆公路1012巷2弄25號營業時間:週一~週三13:00~18:00 週六~週日12:00~18:00

鼎食芳地址:屏東縣恆春鎮文化路168-8號

小間珈琲地址:屏東縣恆春鎮中山路32號營業時間:12:00~18:00,週三公休

陳耀恩 | Ean Chen,生活美學攝影達人,曾舉辦兩次攝影展,也是 Canon 攝影講座講師。除透過單眼、也使用無人機空拍及 GoPro 來豐富攝影視角與素材。此外也是一名旅遊專欄作家,持續以跨媒體方式發表世界各地的旅遊文章與攝影作品。部落格、粉絲團、Instagram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