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來自古老遺韻中的民族風情

麗江雲南旅遊一面獨特的旗幟。淳樸的納西人民在這裡繁衍生息,悠久的東巴文化在這盛開了繁花,突出的民俗文化更是使它成爲旅人爭相探尋的土壤。

一、東巴經文卷帙浩繁

一千多年前,當納西族先民在蕘花紙上描繪出五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時,誰會想到這些靈動、多變的字符會流傳千年。當納西族的祭司“東巴”誦經做法,吟唱起關於祖先的久遠傳說時,這些字符便構築起溝通過往與當下、神話與現實的橋樑。

在東巴經文中,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人物、斑鳩弓箭全仰仗對實物的描摹,即便不識經典的外行,看到這樣的文字,大意也能猜出一二。

二、民族舞蹈源遠流長

當然,東巴文化是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除卻文字的表現形式,更有靈動的音樂配合。對於當地的民衆而言,他們通常在祭祀的中享受神話、詩歌的浪漫;享受繪畫、雕塑的多彩;享受音樂歌舞的歡樂。

例如《東巴舞譜》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舞譜,它也是唯一用象形文字記錄的一種,形象而且直觀,在各民族舞蹈文獻中獨樹一幟。順着歷史歲月的流轉,古老的舞蹈依賴舞譜嚴格規範地沿傳到了今天。

三、納西古樂餘音繞樑

而當我們漫步麗江古城,經常能夠看到名爲“大研納西古樂會”的演出每天晚上都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觀衆。納西古樂的魅力源遠流長,據考證,納西古樂是中國唯一保存下來的宋朝時期皇室宮廷音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樂之一。

納西古樂雖然古老,但500多年來卻久盛不衰,其原因在於它的莊重高雅。這樣的音樂響徹在古城的街頭巷尾間,也可算作別樣的一種民族風情了。

四、 摩梭風情留藏湖邊

提及風情,麗江的魅力由瀘沽湖畔的摩梭文化彰顯。瀘沽湖周圍居住着一支自稱“納”,人稱“摩梭”的特殊族羣。他們有着濃郁的母系文明遺風,生活在溫馨的母系大家庭中,來自母親,歸於母親。

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以女性血緣紐帶的母系大家庭是“人類母系文化最後一片淨土”,被譽爲“東方女兒國”。

五、文藝展演開啓盛宴

或者換一種方式,我們去特色鮮明的文藝演出中感受麗江:看一場《印象麗江》,感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實景演出;看一場《麗江千古情》或《麗水金沙》,體味麗江歷史文化碰撞後擦出的璀璨火花

此外,還有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創作的大型衍生態歌舞集《雲南的響聲》、瀘沽湖畔用歌舞形式表現納西族摩梭人走婚文化的《花樓戀歌》…… 它們都是您在麗江放慢腳步、放鬆心情、洗滌靈魂的視聽盛宴。

六、舌尖上的麗江風味

享夠了眼睛和耳朵的福分,對於熱衷不同地域美食的旅人來說,舌尖上的滋味自然不能錯過。說到麗江美食,註定要提到明代的偉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探險家徐霞客

徐霞客關於麗江美食的翔實記載,爲今天研究對比古今納西美食乃至雲南滇味,提供了古老珍貴的實錄史料。如“一日不能盡一枚”的油酥麪餅,即今天的麗江名小吃“麗江粑粑”;如“有生雞大如鵝”者,徐霞客說“餘愛之”,即今天滇味中的壯雞;如“其骨俱柔脆”的炙柔豬,即今日滇味名餚烤乳豬;如鮓肉,即今天的滇味葷醃豬肝鮓、排骨鮓、骨頭糝等。

近年來,麗江的地方飲食特色保留了它們的風貌,來自世界各地的主題餐廳不斷涌現,豐富着海內外來客口味

無論是民俗風情還是自然風光,麗江都賦予了很多人對江南小鎮的無限嚮往。無論你是懷着怎樣的心情來到麗江,都可以找到一份寧靜與祥和。人生萬不可錯過的地方不過兩三,而麗江就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