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電商戰/ 淘寶、京東搶登臺 物流、支付系統成最大挑戰

網站首頁顯示「雙11全球狂歡節」。(圖/擷取自「淘寶臺灣頁面

記者蔡儀潔廈門報導

臺灣電商近年發展迅速,阿里巴巴、京東巨頭也紛紛佈局進入,就在今年雙11前夕,淘寶宣佈正式上線全新電商平臺「淘寶臺灣」,打出「1元清空百萬購物車」大獎挑戰、「千萬商品0元免運」等優惠。在大陸負責電商運營5年的高雄青年金於峰看來,未來淘寶要面臨的,是改變臺灣人消費習慣

淘寶這次大舉成立新平臺,一改過去「淘寶臺灣站」的操作不便,不僅首次提供超商取貨付款、七天鑑賞期、本地退貨等新服務,而且結合本地商家,朝消費體驗本土化邁進。在今年「雙11」中,更是打出「1元清空百萬購物車」的活動,成爲臺灣電商史首次創舉。

▲金於峰在談論做電商經驗。(圖/記者蔡儀潔攝)

臺灣富山香堂總經理金於峰,2014年到廈門負責公司在大陸的電商運營,同年「雙11」僅有1.5萬元人民幣成交額,但在今年就一舉翻了133倍,上漲至205萬元人民幣。他直言,這5年的營運讓他對電商有了更多瞭解,主打營銷是其成功的關鍵

對於此次淘寶進入臺灣,金於峰認爲,其要面臨的是截然不同的消費市場和習慣,首先淘寶作爲平臺,讓它強大的是上面的電商,如果主打臺灣商家,那就沒有優勢,但若多是大陸電商,那物流等要考量因素還是不少的。

金於峰進一步說,比起大陸電商生態,臺灣的物流太貴,譬如大陸很多商家打出「滿9.9包郵」,這在臺灣就很難實現,另外臺灣的支付系統不夠成熟,不夠流暢的付款方式容易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被卡住」。

▲今年SOGO週年慶首日。(圖/記者周宸亙攝)

在金於峰看來,淘寶還需要考慮的臺灣人的消費習性,這邊線下購物便利,而且商家服務品質高,買東西的體驗感好,在價差不大的情況下,更多顧客會選擇直接在實體店消費,加上在百貨週年慶購物是很多人的消費習慣,這個在大陸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