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臺港定位 蔡英文曾提一國四區

駐港人員因拒籤「一中承諾書」,致無法續領工作簽證撤回臺灣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解鈴還須繫鈴人,面對兩岸僵局建議英文總統可用26年前投書媒體的「一國四區」看法來解套。圖爲香港金紫荊廣場。(新華社

我駐港人員因拒籤「一中承諾書」,致無法續領工作簽證撤回臺灣,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昨表示,解鈴還須繫鈴人,面對兩岸僵局,建議蔡英文總統可用26年前投書媒體的看法來解套。當時還是政大教授的蔡英文撰文指,可從《兩岸關係條例》中的大陸地區臺灣地區觀念出發,將港澳視爲大陸地區的「次區」,以「一國四區」來解套。

在1997年香港迴歸大陸之前,時任政大國貿所教授的蔡英文於1995年7月1日曾投書《中國時報》,標題爲「臺灣因應九七之道」。文中提及,在對香港地位定義時,固然可以參考中共對香港的定義,亦可排除《基本法因素,對香港自行定義。

蔡英文在文中指出,若從兩岸關係條例中「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觀念出發,似可將港、澳視爲大陸地區之一部分,但因其有特殊性,須給予特別處理,此種「一國二區再加二次區」的觀念,在沒有主權觀念的引導下作一個相對定位,以此概念處理經貿關係。

蔡英文在文章也提到大陸前副總理錢其琛針對臺港交往問題的「錢七點」,她不諱言,從錢七點證實中共絕不可能將臺港關係放任香港特區政府自行處理,不過她也認爲「錢七點只是勾勒出臺港關係將來處理的架構,但具體的內容則有待日後兩岸的進一步協商」,她當時預期,臺港關係將呈雙軌化,即在中共定義的「國家主權」及「兩岸關係事務範圍內,需兩岸協商,其餘的事項則應由臺港直接處理。

「解鈴還須繫鈴人」,陳以信建議蔡英文回頭看看這篇文章,只要能把當年立場找回來,願意再說一次臺港關係是「一國四區」,這樣一定比馬英九的九二共識還厲害,甚至完勝習近平的一中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