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人

1988年11月09日,鄧小平會見中曾根。(中時報檔案照片)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楊桂珍老人於11月5日去世,劫後餘生享壽102歲,緊跟隨着她於11月29日而去的,是日本政壇老者中曾根康弘,得年101歲。楊桂珍老人代表了當時貧弱中國被日本侵略作孽糟蹋的一代,中曾根康弘代表着當時日本燒殺掠奪強姦犯滔天大罪的一代。

他們的去世,並不代表這段歷史悲劇的終結。日本戰敗投降,在美國治理下經濟快速發展,尤其韓戰越戰期間,產業獲利甚多,是否發戰爭不義之財不得而知,但日本的確於1986年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取而代之),安倍纔會有「中曾根讓日本的國際地位大幅提高」的感念

1950年一貧如洗的中國,憑小米步槍,與世界首富美國的飛機大炮,在韓戰打個「不分勝負」,不打不相識,倒贏得雙方對彼此的敬畏季辛吉在他《論中國》一書所敘述,在美國與前蘇聯爭霸期間,美國想要「聯中抗蘇」,惟當時美對華制裁與禁運尚未解除,於是美國授意日本「先行」,試探對華友善政策,日本乃奉命對華進行有限度的友善與開放。

日本乘機華建工廠、開商貿、辦醫院、搞技術轉用與文化交流等等,中方何樂不爲,因這對當時受孤立的中國頗有好處,也培養了一大批通曉日文人才。中曾根康弘任日本首相(1982-1987)的年代,正值美蘇爭霸末期,中日經貿也更上層樓。從這觀點看,日本對中國經貿算是有貢獻的,但這些應該記在美國的「功勞簿」上。

中曾根康弘是二戰侵略者日本海軍參與者,是戰敗後日本第一個去靖國神社參拜的首相,代表日本投降後的頑固戰犯心態,這些作爲,對全球華人和楊桂珍老人代表的幾千萬死難怨魂,是多麼大的羞辱。(作者太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