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晶晶/麗江初印象: 馱着很多很多的茶下山來

去圖、文/亮晶晶的季節手記

去了一趟麗江。 想像中的麗江,是個小小的古城,蜿蜒的小溪秀氣山水。因爲班機延誤的關係,到了麗江已是深夜,平整的馬路,看得出是個觀光設施完善的小城。清晨從下榻客棧出門,才發現我全然想錯了。

面積不小的古城倒是十分婉約,不過古城之外的大山大湖全都氣勢磅礡。都怪我忘光了國中地理雲貴高原,一條江夾着一座山,原是豪邁又質樸風景。怎麼會,在這個天涯海角處,有個如此完整的古城呢?

所謂的麗江古城大概已經有八百多年曆史了,至少包含了大研束河還有白沙三個古城,這些小鎮從宋朝開始,就是附近蒙自等地山區普洱茶產區集散地。普洱茶等茶葉在山區製成茶後,用馬隊馱到城區,或包裝或收藏,再通過茶馬古道,分往西藏東南亞各地,要不是有這樣的貿易路線西藏高原人家的那杯奶茶,也就煮不成了。

走出客棧,隨意在古城內走走,雖然到處都是賣給觀光客工藝品茶葉店,該要門票地方都沒有少要,著名的土司木府建築看起來是新近修築的,也索價60元人民幣,連北京的紫禁城參觀了,這座雲南的紫禁城我就暫且跳過了。

不過雲南作爲著名的揹包客天堂民情要比其他著名的觀光景點純樸些,許多堆着大垛普洱茶磚的店家,可以進去看看逛逛拍拍照,都不囉嗦也不要收費

至於茶葉的品質價錢嗎? 以茶商女兒身份我想說句內心話,挑些不貴的當作旅遊紀念品就好,沒有行家帶,不容易收到好茶。

既不買茶也不逛景點,那到底去麗江做甚麼呢?

其實這回去麗江,就是打算不做甚麼。日日除了搭纜車爬上過納西族人的聖山玉龍雪山,去了趟茶馬古道,都只在大研和束河兩個古鎮閒晃,說是閒晃也不盡然,古鎮其實做觀光客的生意居多,不吃不買時,更多的時間就是在客棧的中庭發呆,還有像學生時代一樣到處和別處來的遊客聊天。不想在客棧中碰上了成都教授們,一談起來,居然還有相互認識的人,這個世界,怎麼就這麼小呢?

人家說是高原上氣壓減弱了,人也跟着緩慢起來。 閒晃之外也吃了納西族的名菜烤魚涼粉,路走得多,胃口卻沒有增加,人像是快要成仙一樣,不管走得祿再多,不餓,就是不太餓。看着藍得透亮的天,溫度卻是出太陽時像春天,陰影的地方又像冬天,逛着逛着,連季節也迷糊了起來。果然,在麗江,除了發呆,真的甚麼也不適合做。

※更多《亮晶晶的季節手記》在ETtoday新聞名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