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時代/「字」耕農陳清枝 良心教育護地球

▲圖 自然教育家—陳清枝老師(右二),30多年來堅持人性和開放精神的教育理念,真心爲孩子奉獻,教導孩子們「一個愛的感覺」,愛土地地球

圖、文/良心時代

12年國教在今年匆忙上路後,引發一連串爭議,回顧過去20年的臺灣教改,學生升學壓力越改越大,補習班數量也越改越多!然而有一位自然教育家—陳清枝老師,30多年來堅持人性和開放精神的教育理念,教導孩子們「一個愛的感覺」,愛土地愛地球。

教導孩子們「一個愛的感覺」

陳清枝老師表示教育主要是在教人,人本身就是活的有機體,跟大自然一樣會不斷變化。一般正規教育是以制式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同一個教材,同一個進度,去教導不一樣的孩子。「其實我們透過一個自然的觀察就會知道,每一顆樹、每一朵花都不一樣,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成長」,所以陳老師民國73年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創辦了國內第一個宜蘭森林學校,希望能夠迴歸自然,把孩子帶進自然裡面,不用課本,拋棄升學和文憑理念,跟大自然來學習,讓孩童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激發孩童不斷的主動探索與學習,並且肯定學生個別的差異。

教學過程中,陳清枝老師發現到人若太過自然的發展,孩子可能會走上較爲自我的一個境地,對社會毫無助益,因爲人除了成長以外,還有品格發展的部份,所以他的教育調整方向走入了人文關懷,強調個性輔導,並且結合環境教育來指導孩子,陳老師語重心長的說「地球只有一個,我們生存環境如果被破壞了,你談什麼教育啦,談什麼經濟發展,都是白費力氣了。」

「人生在世,只要做幾件有意義的事,就活得有價值。」陳老師奉獻一生,只希望教導孩子們「一個愛的感覺」,一個人如果對土地沒有感情,對任何一種動、植物沒有感情的時候,他不會去愛護這片土地。藉由每個禮拜透過親子學習,陳老師帶領幼稚園小朋友,走遍了宜蘭的所有的鄉鎮巿區,去看看大自然的美好,例如到羅東林場去找烏龜、看烏龜,讓孩子懂得自然的珍貴,然後愛惜它,不破壞它。

大自然是最好的療愈師

體制外的理想要獲得大衆的認同說來不容易,太多爭議和負面消息總讓人身心俱疲,要堅持一件正確的事情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陳老師感謝大自然帶給他一個最好的療愈,「因爲我是一個鄉下小孩,雖然因爲讀書搬到臺北,十幾年以後回來,發現到整個環境都變了,包括小時候住的地方。以前在田裡,隨便都能抓到一隻泥鰍啊、魚啊,可是現在都沒有了,只剩福壽螺,還有吳郭魚,過去那些美好都沒有了,當你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會感到心疼,然後你就懂了,你會想要去保護它,所以大自然不斷的給我一個回饋的力量,包括我在最挫敗的時候,在身心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回到森林小學裡面,獨自耕種生活,養許多的動物,跟着自然,慢慢的讓我的身體恢復健康,我很幸運在我小時候有一片很美好的環境,讓我想要保護這樣一個環境,並且傳給我們的下一代,這是給我一個最大的動力。」

做一個雞婆的人

除此之外,陳老師多年來也不斷的推展寫作工作、拍照做紀錄,連2~3歲、幼稚園小小朋友,也引導要透過畫畫來做記錄。爲何要如此?陳老師表示透過文字、圖片的力量,藉由網路資訊傳播的影響力可以去教育民衆,例如宜蘭平原農舍破壞環境的問題,經由從高速公路上往下拍照,讓民衆警覺到千頃良田已經不見,到處都是農舍,發覺整個環境真的被破壞了;又例如大同山目前整片山都是癩痢頭,因爲山坡保留地原住民保留區政府是無法取締,原住民將土地租給平地老百姓,全部被改種姜,姜今年種了,明年就不能種,就必須再換另外一個原生地,所以破壞非常嚴重,原本向許多機構反應但效果都不彰,後藉由網路臉書匯聚民衆的力量,而改善不少,陳老師說「我覺得我們除了教育的工作之外,要懂得做一個雞婆的人,好好利用文字的力量,用資訊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

說良心話 做良心事

由世界之愛和平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共同發起的「良心時代」運動,期望人人在各自崗位上,說良心話、做良心事,發揮善的影響力。陳清枝老師也分享他的良心話:「愛護自然跟動植物其實就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因爲這些生命它會回饋給你,我們希望大家都能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大自然,然後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跟我們一樣,擁有更幸福更健康的環境。」「良心時代」專屬網站: www.aneo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