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弘專欄-美大選前臺股震盪 選後迴歸基本面

臺股7月在臺積領軍上攻創13,031點歷史新高後,受美總統大選、針對疫情紓困案卡關、美科技股漲多修正歐美秋冬疫情再度上升等影響,陷入13,031點至12,144點間高檔震盪走勢季線漸走平,大盤在季線上下來回震盪,中期進入盤整待變階段,待美總統大選不確定變數消除後,股市可望迴歸基本面,多空方向或可較明朗化

臺股年線8月剛和年線形成黃金交叉,半年線、年線、兩年線、五年線和十年線形成多頭排列格局,年線與兩年線接下來有段長時間都扣抵低指數區上升助漲,具有中長期保護短中期效果;月RSI與9月KD值則持續向上攀升,月MACD值維持在零軸以上、柱狀圖正值上升,月DMI(趨向指標)的+DI(多方力道)在-DI(空方力道)之上,9月KD值漸上升至80以上,中長期趨勢偏強及偏多,不過DMI指標的+DI走低,和-DI的開口不大,顯示中長期走勢雖偏多,但未見強勁反轉向上的訊號,正符合8月至今的高檔震盪型態走勢。

中長期趨勢轉變需要時間,一旦轉爲中長多趨勢,行情大都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如2013年8月年線和二年線黃金交叉後,大盤由8,021點一路上漲至2015年4月的10,014高點;2017年1月年線和二年線黃金交叉後,大盤由9,447點上漲至2018年1月的11,270高點,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才拉回整理;2019年10月年線和2年線再度黃金交叉,大盤由11,358點,上漲三個月至12,197高點,因情重擊,反轉大跌至8,523低點,但馬上強勁反彈,年線和兩年線只轉爲緩降一個月,很快又重返多頭排列趨勢,大盤一路上漲至7月的13,031高點。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攸關美股及臺股11月走勢,如川普順利勝選連任,以其一向偏多股市態度,美股可望延續原有腳步,但要共和黨也贏了參衆兩院纔有慶祝行情;如川普敗選,但選舉人票數差距不大,因川普曾拒絕承諾和平轉移權力,若出現較大爭議,那美國政局動盪及紛擾不斷,信用評等可能遭下修,將明顯衝擊金融市場

如拜登勝選,因其主張加稅影響企業獲利,不利選後股市短線行情,由於美股在選前高檔震盪,回檔幅度不大,選後可能會拉回整理,但隨後會因振興經濟利多刺激上漲,如民主黨也贏了參衆兩院,那振興經濟規模可望擴大,更有利選後股市表現。

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爲5.2%,美國經成長率可望上揚至3.1%;美聯準會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0.25%,預估超低利率水準至少會維持到2023年底,美股在資金寬鬆與經濟復甦下,短期或因政治因素震盪,但中長多格局不變,美股(尤其是科技股)若能持續走多,可望帶動臺股電子股上漲,蓄勢突破萬三關卡

依證交所9月公佈的統計資料,以平均指數12,653點計算,臺股本益比已達20.51倍,股價淨值則爲1.9倍(臺股近年來大約在1.5至1.9倍間),都已達近年來評價相對高位置;不過,因5G開始商轉帶動相關產業鏈營運動能,疫情推升遠距商機並加速數位轉型,不斷創造出新需求,對今年科技股獲利影響有限,臺股企業獲利進入上修循環,預估在科技股獲利持續成長下,臺股企業獲利明年可望有兩位數成長,指數仍有向上調整空間。

整體而言,在美股走多、新臺幣升值資金流入、企業獲利成長好轉,以及中長期技術面偏多下,臺股中期應有更高點可期,選前大盤在萬三關卡前震盪,操作暫以逢回選股作多、區間來回因應,美國總統大選前,持股高者可適度降低持股規避政治風險,選後如因美政局動盪影響拉回,中期逢低可擇優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