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內搶水文化節登場 學童扛「籠仔筍」泥巴水中競速

▲搶水文化節將先民將投放「籠仔筍動作轉化成搶水的趣味競賽,4至6人爲1組,扛着「籠仔筍」在水深約30公分泥巴水中賽跑,比誰速度快。(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早期水利設施不完善,農民爲了引濁水水源灌溉農作利用竹子做「籠仔笱」裝石頭放在濁水溪引水灌溉,就像跟大自然搶水一樣,爲飲水思源流傳先人智慧雲林縣林內鄉年年舉辦「濁溪搶水文化節」,今明兩天多組國中、小組成隊伍競賽率先登場,傳承在地人文特色更發揚先民胼手胝足的開墾智慧與辛勞

搶水文化節將先民將投放「籠仔筍」動作轉化成搶水的趣味競賽,4至6人爲1組,扛着「籠仔筍」在水深約30公分的泥巴水中賽跑,比誰速度快,泥地溼滑,考驗團隊默契,大小朋友因而認識珍貴的在地歷史

烏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建安指出,「籠仔筍」起源於早期水利技術不純熟、先人於旱季必須引水灌溉的時空背景,發展出以桂竹編織方式製作出頭寬尾窄的竹簍,並於竹簍內放滿石頭、甘蔗葉,俗稱「籠仔筍」,再由村民冒着生命安危協力將籠仔筍擡放入溪中層層堆疊成壩,引來濁水灌溉農村良田,形成當地特殊的「搶水」文化。

林內鄉長張維崢表示,搶水節今、明兩天在烏塗社區「教芋部」登場,歡迎大家體驗、瞭解先民搶水辛勞。

▲搶水文化節將先民將投放「籠仔筍」動作轉 化成搶水的趣味競賽,4至6人爲1組,扛着「籠仔筍」在水深約30公分的泥巴水中賽跑,比誰速度快。(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完全不用擔心肌膚長痘►聽Podcast #我在案發現場

【其他新聞

►一年花400萬防治獼猴仍入侵校園 張麗善早餐安慰學生

►雲林驚爆賣職缺!「公所清潔隊員賣150萬」北港鎮長羈押禁見

►爲民服務無極限 臺西3警巧遇歐兜邁停路邊...嚇一跳秒跳水溝

►立委陳椒華西螺會水質污染 李明哲發言遭打斷被沒收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