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市長視察旱溪排水整治成果 中市府持續推行大康橋計劃

▲(圖/臺中政府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中市政府推動「大康橋計劃」,將原先由國光橋至積善橋,長約1公里的旱溪排水,往上游及下游延伸,讓康河成爲一個適合遊憩、休閒及輕艇訓練場所。今(12)日下午,市長林佳龍前往大里區南區視察旱溪排水整治成果,期盼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與市府水利局積極合作,由第三河川局推動大康橋計劃、市府水利局配合規劃期程逐段完成整治工作預計3年內進行相關工程,讓美麗水岸藍帶持續延伸。

市府水利局長周廷彰都市發展局長王俊傑立法委員何欣純、黃國書市議員邱素貞、張芬鬱何敏誠、市議員鄭功進服務處代表都到場關心

林市長表示,市府以打造臺中成水岸花都目標,旱溪整治計劃已向上下游延伸、擴大爲大康橋計劃,讓流域發揮綜合效應,能結合人文、休閒娛樂活動,市府水利局並與都市發展局、第三河川局等相關單位密切合作,進行都市計劃變更、土地徵收、經費爭取等措施,預計3年內進行相關工程,積極營造旱溪成爲兼具安全性利用性、社會性教育性城市河川,讓市民都能親近。

市府水利局表示,市府並已同步清查旱溪排水周遭閒置公有地,配合綠化營造,將大里區積善橋旁空地開闢成爲小花海,銜接旱溪康橋景觀區,成爲民衆休閒新去處。

第三河川局長楊人傑表示,目前大康橋計劃預計106年完成國光橋上游都市計劃變更,107年繼續推動整治工程;另外,樹王橋至綠川匯流口、中投公路至樹王橋等河段也將配合市府政策陸續啓動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