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海關掃蕩毒品 東南亞躍居最大來源地

毒品示意圖。(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關務署今(2)日表示,今年1月至8月海關查獲毒品5,464.3公斤,而靠密報而查獲共計3256.3公斤,顯見海關查緝毒品,密報還是很重要的線索之一。雖然相較於去年同期破獲量6436.6公斤,今年查獲毒品重量不如去年,但是今年查獲毒品還是仍有大案(一案查獲數量破百公斤),各單位仍努力防毒,爲國人的健康把關。

海關查獲毒品來源 東南亞成爲最大毒品來源區域

就毒品的來源,關務署的分析歷年緝獲毒品多爲第三級、第四級毒品爲多,多種類以愷他命及毒品先驅原料爲主,多來自中國大陸香港;但是今年前8月海關查獲由東南亞的緝獲量達到3,020.4公斤,佔總查獲數的55.3%。其中自東南亞走私安非他命823.8公斤,佔安非他命總查獲量92.9%;走私愷他命2,066.8公斤,佔愷他命總查獲量89.6%。

另外,海關查獲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走私輸入毒品2,079.2公斤,佔總查獲量38.1%,其中1,929.9公斤92.8%是可製成愷他命及新興毒品喵喵毒品先驅原料,中國大陸仍爲我國製毒原料供應來源,必須加以防範。

關務署表示,過去中國大陸、香港一直是最大的毒品來源國,但今年從東南亞超越了中國大陸,其中越南泰國緬甸等都是大國,今年中國大陸查緝毒品嚴厲,使得東南亞今年超越了中國大陸,成爲最大來源區域。

財政部次長吳自心表示,海關是政府反毒團隊的重要成員,關務署切實執行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配合高檢署發佈毒品情勢,將安非他命、愷他命及毒品先驅原料走私列爲第一線緝毒重點,對來自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高風險地區進口貨櫃(物)、郵包旅客行李充分利用X光檢查儀、緝毒犬及毒品偵測儀等工具嚴格查覈,爲國人健康把關。

檢警查緝毒品 第4波專案掃蕩毒販1182人

6大緝毒系統(檢察、警察、調查海巡憲兵、. 關務)今日聯合召開記者會,公佈第4波安居緝毒專案第一階段查緝成果,從今年7月22日至8月5日止,針對販毒者經常出沒的大樓社區犯罪組織及幫派涉毒地點青少年易遭引誘聚集施用點及毒品交易熱點等地加強查緝外,也特別針對毒品工廠毒品走私集團進行計劃性查緝,列管重大毒品案件

臺灣高等檢察署表示,專案查緝期間,共出動超過1.5萬人次,總計取得1413張搜索票,破獲製造、販賣、運輸毒品的毒販1182人,扣得各級毒品逾2571公斤,破獲新興混合毒品分裝、大麻栽種、安非他命等製造場所13座,並聲請獲准羈押444人。●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毒品危害健康,連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