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胎水獺寶寶學抓魚! 2周變游泳高手離開巢箱陪媽覓食

▲現在民衆機會遇見寶寶們出來散步游泳唷。(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歐亞水獺金莎」和「小金」的龍鳳胎寶寶已經3個月大,日前在媽媽2周密訓,加上自身努力不懈的練習,都已經熟悉游泳和潛水技巧,也開始學習自己到水裡捕捉鮮魚,隨着龍鳳胎日漸長大,說不定很快地就有機會遇見寶寶們離開巢箱,出來散步和游泳唷!

保育員現在每天會幫「大金」與「小金」(成年的歐亞水獺)準備600公克的鮮魚,平均分成300公克於上下午各享用一次,金莎因爲要哺餵母奶,加上龍鳳胎寶寶也開始學習吃魚,因此目前每天的鮮魚量提高到1100公克,再以500公克、300公克、300公克的量,分成早、午、晚餵食。

▲保育員準備魚都要用秤計算活魚份量

目前寶寶們先暫時在內欄舍裡,用淺水盆學習自己捉活魚和吃魚,據保育員觀察後表示,朱文錦的肉質偏鬆軟較好入口,而泥鰍口感則是屬於Q彈有韌性的,所以寶寶們需要多嚼咀幾下,這兩種食材牠們都很喜歡,相信只要勤加練習,在不久的將來,牠們便可以和爸爸媽媽一樣,靠自己的力量大水池中覓食。

▲媽媽金莎(左圖)單獨照養小寶寶(右圖)。

▲歐亞水獺寶寶學習捉活魚時使用的淺水盆。

爲了讓寶寶們能儘早習慣與保育員接觸,自2個月前,保育員即開始以呼喚、靠近觸摸巢箱,輕掀巢箱蓋到完全打開等漸進的步驟執行「減敏訓練」,到目前爲止,只要掀蓋的時間不會太長(10秒以內),金莎都不以爲意,希望能借此讓龍鳳寶寶與保育員更加熟稔,將有助於觀察牠們的成長狀況,在未來需要進行健康檢查醫療時,也能大幅降低保定時所產生的緊迫。在此也要特別提醒大家,日間在經過臺灣動物區歐亞水獺活動場時,請記得降低音量,保持輕聲細語,讓巢箱內的金莎與寶寶們能安心休息。

歐亞水獺在野外就像獨行俠一樣,雌性的水獺即使在生產後單獨照養小寶寶,因此動物園在確定水獺懷孕以後,便讓金莎與老公「小金」暫時分居,好讓準媽媽能夠安心待產育幼。金莎和寶寶們所居住的巢箱,設有出入口可以自由的進出內欄舍戶外活動場,寶寶們在經過2周密集泳訓課程身手已可媲美游泳健將,不僅速度跟得上媽媽,連潛水也變得輕鬆自如

▲保育員以呼喚、靠近觸摸巢箱,輕掀巢箱蓋到完全打開等漸進的步驟執行「減敏訓練」。

爲了讓歐亞水獺域內保育的意識向下札根,增加金門縣當地民衆參與的機會,金莎小寶寶命名票選活動,將開放金門縣立幼兒園及國中小等學校現場實體投票;另外108年5月26日(六)於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的「歐亞水獺-長長99」保育活動,活動當天亦開放入園民衆現場投票,命名票選結果將於5月30日(三)公佈,歡迎民衆踊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