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車市慘澹 業者盼解除限購令

大陸汽車限購令有機會解禁。圖爲天津汽車交易市場。(新華社資料照片

浙江寧波一汽車工廠裡,工人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

大陸近年萎靡的汽車產業新冠肺炎疫情下雪上加霜,作爲穩增長、拓消費的主要領域,擴大汽車消費與需求成爲大陸當局的重要任務;在民間,是否「放寬汽車限購令」更是受到熱烈討論。有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城市應該強化基礎建設,而不是推出限購令等限制措施;另外,對已有限購令的城市,應設置具體的有效期限

在疫情之下,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月大陸汽車產、銷分別爲178.3萬輛和194.1萬輛,比去年12月下降33.5%和27.0%,也比去年同期下降24.6%和18.0%;另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月26日,大陸82家經銷商集團,4950家經銷店綜合復工率僅爲23.53%,其中,銷售效率售後效率均低於20%。

低迷的大陸車市,也連帶影響西方車商。以德國爲例,在2019年德國汽車公司銷售的1千700萬輛汽車中,有560萬輛賣到大陸市場,這佔德國車商整體銷售比重33%;然而,受疫情衝擊,連德國車商的銷售和供應鏈也不堪負荷

官方政策加碼釋利多

爲了挽救車市,大陸包括商務部工信部中央部會陸續表示,爲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頒佈促進電動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以舊換新等措施;不過,截至目前,仍有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杭州貴陽海南省八市一省在實行汽車限購令。

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姚傑提出,主要城市應加速基礎設施建設,且不應再推出汽車限購令等限制舉措;另外,已經頒佈汽車限購令的大城市,應給限購令設置具體的有效期限。

專家籲加速基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則表示,實行限購的重要原因在於城市交通壓力,不過「一刀切」的方式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他認爲,一種可參考的思路是通過有效的城市管理措施,比如將市區郊區分區管理、堵塞路段適當限制等綜合方案,緩解交通堵塞,藉此給汽車消費留出更多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有更多的民衆認爲,並不奢望北京等超大城市完全解禁,而是希望能將當前限購令以個人單位條件調整爲以家庭爲單位,如此便能解決缺乏用車家庭的剛性需求,亦能緩解汽車市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