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梨禁令】李彥秀:臺農發失敗的病徵 新南向合作淪笑柄

大陸檢疫爲由,擬從3月1日起禁止我國鳳梨銷陸。(報系資料照)

大陸26日突然以「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爲由,片面通知我方自3月1日起暫停鳳梨進口衝擊我國鳳梨外銷超過九成的市場。對此,國民黨秘書長李彥秀提起,過去農發組成時風風火火,如今卻沒有實際突出的績效,也沒太多進展,此次對岸強勢作爲,正好是臺農發公司失敗的病徵;而新南向國家農業合作,幾乎成爲笑柄

李彥秀昨(27)日在臉書表示,在雙方沒有溝通的前提下,對岸以蟲害檢疫爲由暫停鳳梨進口,令人疑惑不解,民進黨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定調,到底是要回歸農產品進口的檢疫專業討論,還是要繼續打反中牌升高對立,獲取政治紅利?只剩呼籲大家多吃鳳梨、支持農民

2016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後,李彥秀指出,政府宣稱要組成農業國家隊,爲了規避國會監督,甚至透過國營事業轉投資組成了臺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找來了協助紐西蘭奇異果行銷全球的陳鬱然掌舵,第一波就鎖定鳳梨、釋迦作爲行銷品項。臺農發一時間似乎風風火火,當時立院甚至排了數次專案報告,針對國會監督方式,還有臺農發實際作爲對於農民影響進行討論,甚至引發朝野不同意見

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右)。(圖爲資料照/摘自李彥秀臉書)

四年過後,李彥秀說,臺農發不但在出口上沒有實際突出的績效,與一般貿易商沒有太多不同,連當時喊得震天嘎響的冷鏈基礎建設,也沒有聽聞太多進展,陳鬱然黯然去職,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也幾乎避談這個失敗的政策。此次對岸的強勢作爲,正好是臺農發公司失敗的病徵!從數字來看,鳳梨外銷數字仍大幅仰賴對岸市場,當時喊出的佈局全球市場,新南向國家農業合作幾乎成爲笑柄。

對岸的市場在政治等外在情勢下,變得更加不穩定,李彥秀建議,民進黨更應正視臺灣農業出口的窘境,除大聲呼籲國人支持外,短期間仍應該依循馬政府時期簽訂的「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向對岸據理力爭,更應該着眼長期的產銷市場佈局,分散風險行銷臺灣的優質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