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股加速落底 靜待反彈行情

仔細研究中國的政策底、市場底、經濟底三面向,無論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兩會」(人大、政協會議)中提到「加大穩健的貨幣市場的實施力道」談話,再加上1、2月的消費支出、投資和工業產出超出預期,只要外部風險因素消除、外資回補力道的拉擡,陸股就可看到隧道終端的曙光。

儘管短期內面臨俄烏衝突、中美關係緊張等外部壓力,且戰線延長導致市場風險偏好改變,以及原物料快速上漲,令市場擔憂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接下來,4月份即將發生的政治局會議,也會是市場上另一待確認的變因。

但無論是通膨、疫情防控、俄烏衝突、中美中概股監管進展,儘管有上述的不確定因素存在,筆者仍認爲現在是進場佈局陸股的好時機。

因爲,俄烏衝突造成的影響,目前應定調爲非經濟因素的系統性風險,不一定要等到事件告一段落,全球經濟纔會復甦;只要不確定性因素充分釋放,陸股的反彈可期,不排除會重現2019年的行情,當時中國政府宣佈去槓桿告一段落,接下來要刺激經濟,激勵陸股大漲。

而現階段中國官方也陸續釋出經濟上的利多以刺激經濟,因此我們認爲,在政策面的支持下,已打底的陸股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進一步分析陸股的投資價值,目前估值位於五年低位,過去五年,僅16%時間位於目前水準的中國股市,仍是最具長期投資價值的市場之一。由於目前處於風險釋放的中段,市場加速趕底,汰弱留強,追求長期投資價值,將是現階段的投資重心。

產業配置策略上,許多個股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已經浮現,特別是政策扶植以及具備前景的產業,都可作爲投資主軸,未來市場看好:一、新能源領域:俄烏衝突後各國加快新能源替代步伐,儲能、太陽能、鋰電。二、數位經濟領域:可望接替中國「雙碳」的頂層產業框架,AI、資料中心、半導體。三、核心消費領域:開門紅確定的白酒、週期即將見底的豬,疫情在動態清零的政策下,中國也可能愈發傾向世界各國的趨勢:與病毒共存,屆時市場預期中國國內旅遊也有望逐步開放。

值得留意的是,每三年重現一次的豬價週期,距離上一次豬價大漲的2019年已接近期末尾聲,近期待豬價落底之後,有機會重現過往行情,值得留意。同時,豬價週期亦可作爲觀察消費產業的先行指標。

此外,歷史經驗顯示,作爲抗通膨工具的黃金在升息循環期間表現不俗,因此近期中國黃金相關產業也相當值得關注。

總結來看,陸股有基期及轉型帶動經濟先下後上的支撐,再加上政策利多,待外部風險等不確定因素消化完畢,陸股行情可期,看好雙碳產業、工業、科技及消費類股,建議投資人利用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達到中長期的穩健投資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