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搖頭晃腦,小心寶寶受傷!

文/李佩璇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暨小兒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南昌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 攝影陳炳煌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媽咪惠婷&寶寶小璿

今年4月,嘉義基督教醫院接獲2起「嬰兒搖晃症候羣個案,造成腦部的傷害,其中1個寶寶甚至有顱內出血的情形!難道在安撫嬰兒時,完全不能搖晃嗎?事實上,嬰幼兒頸部尚未發展成熟,若能給予適當的支撐就可避免。

認識嬰兒搖晃症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暨小兒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邱南昌表示,所謂的嬰兒搖晃症候羣,是指孩子因支撐腦部的頭頸部還不穩,如果身體頭顱搖晃得太厲害,就可能導致腦部受傷。會使用「症候羣」一詞,表示因搖晃而受傷的後果非常多,可能有很多症狀合在一起,由於都是搖晃導致各種疾病的表現,就稱之爲「搖晃症候羣」,通常會在前面加上「嬰兒」二字,因爲根據統計數據指出,此種傷害最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

嬰幼兒的頸部發育未成熟只要抱過小寶寶的人都知道,嬰幼兒的身體還是軟趴趴的。邱南昌醫師指出,人的身體依靠脖子支撐整個頭顱,而大腦是一種軟組織,靠外面堅硬的頭蓋骨保護。但是嬰幼兒頸部的支撐力不好,加上軟組織還沒那麼成熟、頭蓋骨保護的效果較差,所以比較容易受傷。以寶寶的生長里程碑來看,大概4個月的寶寶可以翻身,到了6個月左右可以獨立坐着,但即使寶寶的肌肉發展慢慢成熟,但頸部還是不夠力,不可輕忽嬰兒搖晃症的影響

搖晃造成的腦部傷害搖晃爲何會對寶寶造成傷害?邱南昌醫師表示,嬰幼兒大腦的軟組織非常脆弱,雖然有頭蓋骨保護大腦,但缺點是頭蓋骨很硬,且包住腦部限制了體積,當寶寶頸部的支撐力不足時,只要幾次劇烈的搖晃、拉扯或撞擊,就有可能導致內部軟組織受傷,最常見到的情形,就是寶寶被大力向前後或左右劇烈搖擺。

壓迫動脈,大腦缺氧大腦主要由三條動脈提供血液,兩條在前面,是脖子兩旁的頸動脈;另外一條椎動脈在後面,藏在脊椎裡面連接到腦部。邱南昌醫師指出,通常在搖晃症所看到的,是因爲頭部前後搖擺的動作過大,折到或擠到頸動脈,造成大腦的供血量不足而缺氧。頸動脈提供大腦前、中部位氧氣,若細胞缺氧壞死,就會影響到大半個大腦,寶寶可能就會昏睡、甚至是死亡。

直接撞擊和對側撞擊當寶寶的頭因搖晃而受到撞擊時,因爲反作用力,加上脖子又不穩,頭顱就會往對側方向大力搖擺,造成腦部軟組織有直接撞擊點和對側撞擊點,兩個地方的出血和傷害,影響的部分擴大。

腦膜血管斷裂人的腦部構造十分精密,在腦膜和腦子之間,有許多血管連結,當寶寶的頭顱被用力搖晃時,可能把這些血管扯斷造成腦出血,積血佔據了顱內有限的空間,除了可能擠壓到大腦其他部分、造成腦壓過高的傷害外,血液還會刺激腦細胞不正常放電,寶寶會發生癲癇

腦部組織腫脹大腦軟組織受到傷害或細胞壞死時,就會有腫脹的情況,但頭蓋骨內的空間固定,所以只能把其他大腦組織往下壓,如果一直沒有趕緊有效處置,可能腫脹會將腦子往下壓到人類的生命中樞腦幹,腦幹主宰人的呼吸、心跳等反應,若腦幹受傷就有可能失去生命。

諸多後遺症影響邱南昌醫師強調,因爲人的大腦組織非常精密,不同的腦子部位各司其職,掌管身體裡不同的反應和功能;如果左腦受傷、右邊身體就可能癱瘓。搖晃症候羣之所以嚴重,是因爲傷害到腦部之後,所造成的受傷範圍經常很大,導致後遺症複雜而且難以治癒。

邱南昌醫師表示,他自己收治過好幾個搖晃症候羣的孩子,通常都造成難以恢復的後遺症,包括失明、肢體癱瘓、智能障礙等,即使經過長時間的復健,也不一定能回到健康的樣子,「嬰兒搖晃症的後果這麼嚴重,但預防方法並不難,只要時時注意支撐孩子頭頸部即可,家長一定不可以輕忽!」

預防搖晃造成的傷害「搖晃」二字可能會讓人誤會,是要持續的晃動,其實,如果角度碰巧不對,寶寶的頭只要用力的前後或左右搖擺「一下」,就有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羣的傷害!重點是搖晃的力道而非時間長短,嬰幼兒的照顧者必須特別小心

原文刊載於2013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