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海岸林療愈身心靈 首場森林療愈課程花蓮開跑

▲「三森有幸-我們都是一家人森林療愈活動,由陽明大學林一真教授主持。(圖/花蓮林區管理處提供 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臺灣森林保健學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花蓮縣政府衛生局、花蓮縣諮商心理師公會、花蓮縣臨牀心理師公會等單位共同針對花蓮七星潭北側編號2618防風保安林討論規劃,針對民衆設計一套健康促進的森林療課程,20日辦理「三森有幸-我們都是一家人」森林療愈活動。

活動由編寫森林益康作者陽明大學的林一真教授主持,引導花蓮在地心理師及相關工作經驗者透過林間繪畫、學習活動操作,期盼推動更多不同領域專家共同投入森林療愈專業

森林是大自然的寶庫,其環境更是舒緩人們身心靈的絕佳場所。「森林療愈」一詞最早起源於1982年,由日本林野廳長秋山智先生所提出「森林浴」開始,藉由在森林中散步並享受茂密植羣散發出來之香氣,達到強健身心心情舒緩及增強活力功效。如今研究也證實接觸森林有降低血壓、紓解憂慮、提升免疫力等健康效益。臺灣土地上有60%覆蓋着茂密的森林,擁有低、中、高海拔,其豐富的林相與生態資源,在森林療愈發展上具有極大優勢

現場參與課程的花蓮縣心理諮商師公會蔣素娥理事長表示:「花蓮山青水秀,七星潭北側帶狀的海岸林與蔚藍海洋更是交織出動人景色,這樣的環境不僅僅是地方優勢,現在林務局也將環境與花蓮縣民的心理需求連結,運用環境特色發展森林療愈,非常值得肯定,並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森林療愈在德國及日本等國家已有推動數十年的歷史,除了透過接觸森林進行疾病預防,納入在地特色食材進入療程也能發展出具有地方文化意義專屬森林療愈課程。本次除了利用海岸地區保安林做爲活動地點外,也融入在地七星潭定置漁場出產的魚料理,期盼這套森林療愈課程,不僅能盡力協助縣民減緩地震後帶來的心理壓力,也能強化森林與海洋間的密切關係,促進地方產業發展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