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才溪》發佈海報 展示革命偉人偉岸形象

1905電影網訊 首部全景還原重大革命歷史事件“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的影片《毛澤東在才溪》日前發佈一組人物海報。電影《毛澤東在才溪》完整講述了毛澤東同志當年在才溪鄉調查的全過程,對於他如何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如何對才溪人民革命鬥爭實踐進行全面、系統和周密的調查與科學的總結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既有溫度又有深度的展現。

影片由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同志擔任總顧問。影片已於5月8日起在福建龍巖地區率先公映。

展示革命偉人偉岸形象 謳歌才溪羣衆模範精神

這組人物海報的第一張海報中,毛澤東同志神情凝重、肅穆,望向遠方。當時正是中國革命進入緊急關頭的1933年,爲挽救中國革命,毛澤東第三次來到才溪鄉,即今天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的才溪鎮,深入進行社會調查,並寫下對於中國革命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著作《才溪鄉調查》。

觀衆從電影中,將能夠學習毛澤東同志的精神境界,感受革命領袖極具魅力和親和力的風采。才溪人民羣衆與毛澤東、與共產黨的休慼與共的血肉聯繫是影片的內在感情主線。毛澤東同志與才溪當地羣衆在一起並受到當地羣衆熱烈擁護的畫面在這張海報中亦作爲重要視覺元素呈現。

在這組人物海報的第二張海報中,三位革命偉人周恩來、朱德、謝覺哉亦都以生動傳神的神態偉岸肅立。影片中,他們始終心繫中國革命事業,爲革命前途而孜孜求索。

第三張海報展現當地羣衆中的英雄模範人物“才溪三蓮”的形象。作爲才溪當地傑出的革命女性,她們的光榮事蹟至今仍被傳頌。片中,“才溪三蓮”爲紅軍戰士趕製軍鞋、通過唱山歌號召當地青年參加紅軍,甚至有人在殘酷的敵我鬥爭中勇敢獻出自己的生命……

第四張海報中的老民政、卓仲玉馮十生同樣是模範的才溪羣衆中的代表人物。影片通過生動的描述、翔實的刻畫,再現並歌頌了他們身上大無畏的革命情懷和智慧、熱血優秀品質

獲贊“生動黨史課” 思想藝術性俱佳

電影《毛澤東在才溪》爲在全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是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紀念活動漸入高潮時刻的一部佳作。影片具有極高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受到黨史專家、電影學者稱讚,被評價爲“一堂生動的黨史課、一部成功的故事片”。

中國電影家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高度評價電影《毛澤東在才溪》,表示影片在我黨成立100週年重大時間節點上映,在黨史教育中將起到重要作用,能夠讓年輕人通過這部電影學到黨的歷史,樹立起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信念

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表示,電影《毛澤東在才溪》是我們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過程當中,在藝術創作、影視創作領域所做出的一個卓越貢獻;這部電影以一箇中小成本投資的製作體量,拍攝出了具有史詩感的大格局、大氣魄、大境界,成爲一部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藝術品質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這在創作上是一個新的飛躍,是一個新的突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原主任熊華源表示影片很多情節能夠引起心靈的共鳴,整部電影切切實實做到了宏觀與微觀、整體與重點的有機結合。

電影策劃專家、原八一電影製片廠生產部主任李天印表示這部影片對於我們黨員幹部如何做好調查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電影《毛澤東在才溪》既是黨史片,又是軍史片,對於軍民關係反映得非常細緻。

青年導演、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電影創作指導處處長張弛表示觀看電影《毛澤東在才溪》就像是上了一堂非常生動的黨史課。

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許柏林認爲電影《毛澤東在才溪》“立精神境界,注紅色基因,揚時代風雲,創革命偉業低潮更見偉人雄壯;在希望中有犧牲,在犧牲中見希望;影片因動而動,就理辯理,尋情牽情——作爲一部故事片非常成功。”

在年輕的業內影評人中間,電影《毛澤東在才溪》同樣收穫無數好評——“本片的每個細節都體現了精心打磨的文化內核,通過與才溪人民、才溪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在細節上詮釋了毛澤東精神的細膩與偉大。”“看完影片《毛澤東在才溪》後,情緒久久無法平靜,心中洶涌着無限的感恩,感恩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所有革命前輩無私的付出,感恩因爲他們纔有我們現在美好和平的生活。”“鮮活的人物,紮實的製作,再加上槍林彈雨中的戰鬥場面,以及重建‘才溪連’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爲《毛澤東在才溪》形成了既生動又熱血的紅色美學風格,而在才溪實地拍攝的美景,則把福建老區的風情、在戰火的洗禮中堅韌不拔的地域性格烘托得淋漓盡致。”

在他們口中,“人物鮮活”、“製作紮實”、“生動”、“熱血”、“真實”、“精準還原”、“太感人”、“擊潰淚腺”等成爲體現這部影片製作誠意和質量的關鍵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