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拍 都是進步 「想被社會肯定」唐寶寶學打鼓

氏症青年連培廷爵士鼓神情相當有自信,不怕別人看他,還特地梳髮,希望能被社會肯定。(周麗蘭攝)

唐氏症雖爲國人所熟知,但其患者長相往往成爲被輕視的標籤,22歲的連培廷每天認真工作,學爵士鼓1年,將上臺表演;他是個唐氏症青年,即使只是正確打在節拍上,都是了不起的進步,他希望能被社會肯定。

連培廷的智商幼兒程度,3歲時媽媽帶他學畫畫,畫出來的都是黑色老師說他腦袋還是一片空白,長大一點再學;國小時學爵士鼓,老師也認爲沒辦法

連媽媽說,正常小孩不喜歡和她兒子玩,曾有小朋友問:「他是不是智障?」讓他沮喪,久了覺得大家都在看他的長相,知道自己不受歡迎,不愛參加活動。今年22歲的他,語言仍僅限片語花朵」、「喜歡」、「小蘋果」,以爲自己才13歲。

3年前,連培廷從雲林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在斗南希望工場做簡單手工包裝如折金紙,學習自立生活,1年前開始重新學爵士鼓。

斗六加利利藝術樂團莊墨芯說,教連培廷很有挑戰性,他聽不懂拍點,光要正確打在節拍上就花很長時間練習,熟悉了再學記打哪種鼓的順序;雖然他注意力會飄散,但只要有人觀看他就能全神貫注。

莊墨芯表示,像連培廷這樣黯淡無光的身心障礙者老人不計其數,渴望穿華服化妝、上臺演出;加利利藝術樂團爲這羣人舉辦「讓愛傳出去」展演平臺,今年雲林縣有8個弱勢與老人福利團體加入,22日將在斗六廳登場

莊墨芯也感慨,這個社會看似進步,但對身心障礙者仍存着深刻不理解與缺乏同理心,她帶連培廷搭公車以來,還沒遇過被禮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