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考慮限制陸生簽證 換取貿易戰「談判籌碼」!

美國哈佛大學。(示意圖/CFP,以下皆同)

實習記者袁茵/綜合報導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美國甚至要求中國大陸每年減少貿易順差1000億美元(約2.93兆臺幣),讓中美貿易戰逐漸緊張。有消息指出,爲了可以有更多「談判籌碼」,川普政府擬考慮限制陸生簽證,成爲針對大陸的貿易反制計劃一部分。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長期以來與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出現鉅額貿易逆差,但在教育上,美國是貿易順差,其中一大半都歸功於陸生。由於中國學生美的人數,比起其他國家還要來得多,以2016年至2017年赴美讀書的學生來看,在110萬個外國留學生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這是因爲中國長久以來非常重視美國高等教育學校,使這些高等教育學校成爲學生的首要目標。

報導指出,當這些國外學生或家庭要去美國讀書時,就得花上一筆大錢,讓資金從國外流向美國。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16年外國學生爲美國高等教育帶來的收入高達394億美金,因爲這些外國學生通常要支付全額學費。相比之下,美國人赴海外留學帶來的支出僅76億美金,讓美國與其他國家的教育貿易順差高達近320億美金,也是所有行業中規模最大的之一。

報導顯示,但川普政府致力減少美國對他國的貿易逆差,其中包括了中國。一些經濟學家表示,打擊中國的行爲,可能會無意中傷害到美國,因爲美國仍有其他行業佔有貿易優勢。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David Dollar認爲,限制陸生簽證,可能成爲一種談判策略,一種向北京政府施加政治壓力,以改變貿易行爲的方式,因爲許多赴美留學的陸生來自菁英或政治家庭,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女兒,她就是在2015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另外還有一名白宮官員表示,包括關稅在內的反制計劃可能於3月底對外公佈。

但要削減陸生赴美的簽證數量,讓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經濟學教授史塔茲(Dick Startz)認爲,「我非常驚訝。因爲高等教育是我們與他國最主要的貿易順差,傷害這一項領域,會讓貿易更加失衡」。另外減少學生簽證數量,也很可能傷害到美國學生。史塔茲表示,國外學生已經成爲美國大學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因爲他們得負擔全額學費,沒有折扣,所以經常支付比美國學生2至3倍的學費,「如果大學失去收入,他們很可能會提高美國學生的學費,來彌補損失」。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曾表示,「如果中美經貿合作僅僅是對中國單方面有利,我不相信這種經貿合作能夠持續到現在。我們也多次說過,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會損人害已。 這一點毋庸置疑,任何方面也不應心存僥倖」。

陸慷也提到,作爲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作爲利益高度融合的兩個國家,中美兩國在經貿合作中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完全正常的,關鍵是要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通過做大合作蛋糕來妥善解決雙方重點關切,推動中美經貿關係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