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示好”,伊核僵局是否迎來轉機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18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將接受歐盟高級代表的邀請,與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德國伊朗等伊核協議參與方討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核問題

此外,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理查德·米爾斯當天致信聯合國安理會,宣佈撤回特朗普政府去年單方面宣稱聯合國對伊制裁已經恢復的有關信件。美方還通知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其成員在美國國內旅行限制將回到特朗普政府宣佈有關禁令之前的狀態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美國新總統拜登在競選期間承諾,勝選後將重新就伊核協議條件談判並讓美國重返協議,但拜登政府1月上臺後多次表示,只有伊方首先重新遵守伊核協議,美方纔可能解除制裁。美方18日的一系列表態與此前態度相比有所軟化,釋放出積極信號

分析人士認爲,美方之所以在此時態度有所軟化,與伊朗設定的期限有關。

伊朗議會去年12月通過法案,要求政府如在一定期限內未發現對伊制裁“鬆動”就應進一步突破伊核協議限制。伊朗外長扎裡夫本月17日表示,根據這一法案,如果伊核協議相關方在規定時間內仍不履行協議義務,伊朗將從2月23日開始中止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伊核協議中提及,伊朗自願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根據該議定書要求對其相關核活動進行覈查。中止履行該議定書意味着這部分覈查被暫停。

此外,伊朗今年6月將舉行總統選舉。此前美國單方面退約和重啓制裁已經讓伊朗強硬派在國內勢頭上升,如果拜登政府不能讓伊方看到希望,選情將更加有利於強硬派。一旦強硬派上臺,美國想達到限制伊朗核活動的目的恐怕更加不易。

分析人士認爲,美方18日的積極表態爲美伊打破目前僵局帶來了希望,不過美伊雙方長期缺乏互信,且目前各自都面臨國內爭論和壓力,未來雙方能否達成協議、相關制裁能否順利解除仍存在變數

伊朗外長扎裡夫19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美方認可特朗普政府對聯合國相關決議的表態並沒有法律效力,伊方對此表示認同。如果美國“無條件、有效”解除特朗普政府施加給伊朗的所有制裁,伊朗就會立即撤回此前的一系列措施

分析人士認爲,扎裡夫這一表態顯得十分冷靜,並未過於樂觀,表達的仍然是伊朗的一貫立場,即美國先解除制裁伊朗再重新遵守伊核協議。

中國社科院伊朗問題專家陸瑾新華社記者說,伊朗要求的“全面解除制裁”涉及美國國內法律程序,需要獲得美國國會批准,拜登政府短期內幾乎不可能實現。未來拜登政府有可能通過總統行政令的方式“分步走”,逐步減免對伊制裁。

德黑蘭大學訪問學者清華大學伊朗問題專家劉嵐雨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在伊方規定的時間節點到來前,若美國部分放鬆制裁,根據伊朗議會法案,伊朗政府須向議會提供製裁解除情況的報告並經議會評估。伊朗領導層內部將如何迴應尚需觀察。

(據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參與記者:劉品然、夏晨、徐永春尚緒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