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打造電動車供應鏈 加拿大鋰礦公司:政府要做出貸款擔保

大陸電動超跑Arcfox-7。(圖/車訊網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利薩(Lisa Murkowski)日前提出國家電動車供應鏈政策,想借此遏制中國金屬生產電池製造環節主導地位。對此,在美開發礦產加拿大鋰業公司Lithium Americas稱,美國政府要爲國內的採礦、加工行業提供聯邦貸款,保證對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承諾。

據《路透》報導,美國參議院能源及自然委員會舉行了關於《美國礦產安全法》的聽證會,希望可以透過該法案來簡化監管程序,同時獲准開發鋰、石墨及其他電動車所需要的礦產。

同時身爲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主席的利薩指出,假如通過了該法案,美國將有機會擺脫「依賴他人取得礦產和完整電動車供應鏈」的弱點。利薩說明,這項法案將對國內能用於電動車生產的礦物,進行儲藏量分析。

雖然是費時且昂貴的工作,但這項提議出現後,得到了內政部門及能源部門的官員們普遍的支持。內政部土地和礦產管理秘書喬巴拉什(Joe Balash)說,政府將全力協助採購國內生產的礦物。

▼大陸電動車比亞迪秦。(圖/每日頭條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發言人亞歷克斯(Alex Demas)稱,國內有多少礦產儲備量,完全是未知數,現有的數據是透過「企業年報礦業局的歷史數據」而計算出來的。地質探勘局的數據顯示,境內擁有35000噸的鋰金屬儲備量;但機構中的調查員稀有金屬行業高級幹部卻認爲「這是保守估計量」。

據瞭解,美國雅寶公司(Albemarle)正經營着唯一一座美國鋰礦,每年產值約6000噸;以地質探勘局的數據來看,這座鋰礦可能在6年內就耗盡「美國的儲備量」。

加拿大的鋰業公司也正在美國各地開發鋰項目。報導指出,ioneer Ltd、Lithium Americas Corp及Piedmont Lithium Ltd等企業準備在美國進行鋰礦開發項目,預計每項的目標是年產20000噸鋰。

Lithium Americas公司的總裁喬恩(Jon Evans)說,美國政府應該爲國內的採礦、加工項目提供貸款保證,「聯邦貸款擔保能成爲政府對發展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承諾。」

除了原料短缺以外,美國缺乏加工廠也是個問題。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數據顯示,中國承攬了全球約85%的硫酸鈷加工;而硫酸鈷則是用來生產鋰離子電池的稀有金屬。

據悉,加拿大的鈷礦產資源探勘及開發公司eCobalt Solutions Inc計劃在美國愛達荷啓動鈷礦產的相關項目,一旦啓動項目,每年將生產約1500噸的鈷。然而,報導說明,這些量只夠生產30萬輛電動車。

▼美國特斯拉先前到上海設廠。(圖/特斯拉大陸官網

MP材料公司說明,受到美中貿易戰波及,他們在加州生產的稀土原料必須要支付25%的關稅才能夠送往中國加工。MP材料公司的聯合主席詹姆斯(James Litinsky)稱,爲了與低成本生產商進行競爭,MP公司願意幫助美國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

報導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光是去年的購買量就佔世界銷量的50%左右;而在電動車行業拿下領先地位的,並非傳統的美、歐、日系汽車,是「被認爲落後的」中國車企。

報導提到,截至目前爲止,投資者對美國這個項目保持謹慎的態度,部分原因是因爲中國在此擁有主導地位,投資美國可能會難以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