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90個幼兒園小班 48個班男生比女生愛哭

眉山幼兒園被老師抱着還在哭的小男孩

學期開學一週後,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反映,幼兒園新生入園時,男生因害怕而哭泣的比例高於女生,即使進入幼兒園甚至小學,愛打小報告、告狀的男生也多於女生。這些現象,似乎顛覆了人們對“男娃堅強、女娃脆弱”的傳統認知。

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川內眉山、宜賓瀘州樂山、自貢、南充等多個城市共30所幼兒園90個小班共計2700餘名學生結果顯示,16所幼兒園48個小班裡,存在男生比女生愛哭的現象;10所幼兒園30班愛哭的娃娃中,男女生比例相差無幾;另有4所幼兒園12個班,愛哭女生高於男生。

故事

剛入園的小男孩 趴在奶奶肩頭哭泣

9月10日,開學第二週。上午8時30分許,成都商報記者來到眉山城區一所幼兒園,因爲是教師節,大多數孩子都手持鮮花走進園裡向老師表達着祝福。記者注意到,在小班的幾間教室外,有好些哭着鼻子來的孩子。

8時40分許,一個被奶奶抱着的小男孩從進校門就趴在奶奶肩頭哭泣,到了教室門口仍緊緊抱着奶奶不鬆開,幼兒園老師伸手想抱他一下,他像碰到彈簧一樣立即扭過身去。“今天我們幼兒園裡有新的故事,還有新玩具哦。”幼兒園老師安慰着,見小男孩似有動搖,馬上就抱了過來,走進教室前,小男孩又轉身撲向奶奶哭了起來:“我要我的玩具……”拿着玩具,小男孩才帶着臉上的淚珠,被老師牽進了教室。

記者在一間小班的教室看到,近20名小孩子都在玩着手中的玩具,只有兩個男孩子正坐在凳子上啜泣。

“剛剛和家長分開。”老師微笑着解釋,慢慢就適應了。

小男生哭了一學期 媽媽還曾提出退學

9月11日下午,西昌東風幼兒園,120名幼兒剛入學一週多,老師們正帶着孩子做遊戲。經過一週的適應,絕大多數孩子都適應了新環境,交到了新朋友。在一間小班的教室,一名小男孩在低聲哭泣,“我要找媽媽,我要回家。”在老師安撫之下,他停止了哭泣。

“有的孩子幾天就能適應,但是有的要幾周甚至更長的時間。”園長宋春霞舉例說,她們曾接收了一名兩歲半的小男孩明明(化名),對於媽媽很依賴,剛剛入園時經常大哭,每天哭着要找媽媽。“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一個學期,最後孩子的嗓子都哭啞了,直到第二學期纔好轉。”因爲心痛孩子,他的媽媽還曾向園方提出過退學請求。後來,通過學校老師的心理疏導,鼓勵明明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明明逐漸融入了幼兒園的新環境,終於能獨立上課了。

西昌市藍天幼兒園的兵兵(化名)今年3歲,剛入園一週,平時主要由奶奶帶,頭幾天經常哇哇大哭,鬧着要找奶奶。“爲一點小事就哭,而且越哄越哭,小朋友想跟他玩,拉他的手或抱抱他,他也哭。”不過,在老師的幫助下,兵兵哭的次數逐漸減少,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了。

調查

男孩子更愛哭? 哭鬧的學生中男生佔60%

■調查城市:眉山

9月10日上午,眉山市東坡區一幼兒園。帶小班的李老師告訴記者,她班上有32個孩子,入園一週以來,有4個男孩幾乎每天都要哭,主要是上下學的時候女孩子則有兩三個愛哭。

而在該幼兒園另外兩個小班外,約半個小時內,記者至少看到5名因不願和父母分離、不願進幼兒園教室而哭泣的小孩子,其中4個男孩、1個女孩。眼淚攻勢,裝肚子疼,撒嬌賣萌……小孩子的招數差不多都是這幾種。當天,記者又來到眉山另一家幼兒園,正式上課前,觀看了6間教室,看到有4名學生在哭泣,其中3名是男孩子。

■調查城市:西昌

“剛入院的小孩子裡,男孩子一哭的話,可能我們就覺得不大氣,會比較多關注一點,所以纔會覺得多一點,總的來說,大概多兩成左右。”西昌市一所幼兒園的蒲老師說。

在成都商報記者實地走訪的眉山、宜賓、樂山、西昌等地的幼兒園內,所見情況和蒲老師所說的大體差不多。

“因爲要長時間地離開家、離開親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去,這就導致很多幼兒容易患上入園焦慮症。”西昌市東風幼兒園園長宋春霞從事幼教工作24年,她表示,這是幼兒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通常表現爲愛哭,個別男孩表現得比較明顯。

■調查城市:宜賓

位於宜賓敘州區興星幼兒園,孩子多來自農村。由於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孩子們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而農村老人對於孫輩的教育,更是缺少經驗。今年新學季共入學30餘名新生,哭鬧的學生中男生佔60%左右。

■調查城市:樂山

樂山市啓明星幼稚園,一個21人的小班,據班主任介紹,剛開學這段時間,經常愛哭的男生有5名、女生2名,哭的時間最長的一個男生持續了10多分鐘,拽着婆婆不讓走。另一名愛哭的男生浩浩(化名),媽媽竟把他頭髮紮成一束,還取了個女性化的小名。

另一個20人的小班,經常愛哭的男生2名,女生沒有。而上學期託班時,愛哭的男女生分別爲9人和1人。“愛哭的男生好像確實比女生多。”據班主任介紹,有些男生在與女生搶玩具時,搶不贏就立即哭,還有男生觀看火災的動畫片時也會被嚇哭。

什麼時候最愛哭? 剛入園的前兩週、和家人分別的時刻

這些哭泣的男孩愛哭的時間段是什麼時候呢?

眉山市寶貝家國際幼兒園園長潘丹:小班孩子入院後一兩週比較明顯,之後適應了新環境就好很多。從哭泣程度而言,男孩子要比女孩子時間長、脾氣大,一哭就氣得吐的一般都是男孩。

西昌藍天幼兒園楊沙莎:通常情況下,幼兒入園第一天還有新鮮感,但是到了第二天,六七成孩子都會出現哭的情況,大多孩子在一週就能適應。“哭的時間最長的,往往都是小男生,比如女生一週就不哭了,男生往往要半個月。”

自貢市貢井區貢井幼兒園園長詹莉:開學這幾天,每天早上都有七八個孩子哭鬧,嚷着要跟家長回家。在老師的安撫下,哭鬧情緒最終還是會得到消除。但是第二天早上又可能反覆。

興星幼兒園園長劉嘉慧:新入園寶寶哭鬧,主要集中於低年齡段,三歲以下。如果帶得大氣點,讓孩子獨自玩耍的時間多,孩子們就不太容易哭。他們哭主要是突然離開了熟悉的人和環境,對新環境有陌生感,從而產生不安全感。

記者統計發現,男孩哭泣的時間段主要在入園初期的一兩週,從家庭到幼兒園的過渡階段。哭泣的時間,多出現在上學和家人分離時、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時以及老師糾正習慣時。

分析

男孩變得更脆弱?

近兩年城市內哭泣男孩增多 但增幅不明顯

西昌市藍天幼兒園,是西昌人數最多的幼兒園,現有幼兒550餘人,今年招收了200餘名幼兒。

“我們在常年的教學工作中,發現近兩年來,男生比女生愛哭,哭泣的男孩也有上升趨勢。”該園園長楊沙莎介紹,她從事幼教24年,發現有的男生比女生適應能力更慢,甚至哭的時間更長。

仁壽縣一幼兒園老師劉玲從事幼教8年,她也發現,剛入園的男孩似乎變得比以前的男孩脆弱。“這麼說吧,以剛進幼兒園一週爲限,被老師批評或跟同學起爭執爲例,5年前10個剛入園男孩子中,可能只有3到4個纔會哭泣;而現在的男孩子,不哭的也就3到4個。”劉玲說,這兩年來,明顯感覺到剛入園的男娃娃心理承受能力不如5年前的男孩子。

“男孩子新入園哭泣的現象,近幾年確實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比3年前多兩成左右。”南充一所幼兒園老師李萍說。

從90個班的班主任回答中,有超過半數的班主任明確表示,從近三年來看,在剛入園愛哭的男孩確實呈上升趨勢,但增幅並不太明顯。另兩到三成的班主任表示,並沒有太留意到這種現象。

有發育較晚原因

但教育、家庭溺愛是主因

眉山市一所幼兒園院長肖蘭蘭說,男孩比女孩愛哭,要看到一個客觀因素,就是男孩比女孩成熟得晚。但這個不是主要原因。現在的男孩子更愛哭,除了家庭溺愛外,還有特點被忽略、性格原因、男教師的缺失、流行文化影響和情感因素多方面。這些都是前些年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中沒有太關注的。

肖蘭蘭認爲,缺乏情感表達的技巧也是男孩情感脆弱、越來越愛哭的重要原因。男孩不擅長用語言來表達情緒,而是善於用運動、打鬥等劇烈的身體活動來發泄情緒。當他們找不到適合的宣泄方式,只能用哭泣來表達。

而在啓明星幼稚園副園長楊果看來,現在孩子由全職媽媽和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的多,男孩沒有爸爸的陪伴,就少了男子氣概和陽剛之氣,而長輩隔代教育更溺愛孩子。

西昌藍天幼兒園的園長楊沙莎也表示,通過觀察發現,這些愛哭男生的家庭,過度呵護孩子的情況比較嚴重。男孩性格與爸爸管得少有很大關係。“中國家庭爸爸普遍缺位,男孩子和媽媽更親近成爲必然。如果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嚴重缺位,男孩也容易出現愛哭的情況。”

數據統計

全省30所幼兒園

90個小班48個班上

男生比女生愛哭

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走訪川內眉山、宜賓、瀘州、樂山、自貢、南充等多個城市30所幼兒園,在每家幼兒園分別選取3個小班,共計90個小班。

記者將“你所在班上娃娃的平均年齡是多大?班上多少人?在入園一週多的時間內,男女學生各自哭的數量如何?在愛哭的學生中,最愛哭的時間段大約在什麼時候?近兩三年內,愛哭的男孩子是否在增多?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等問題當面或電話告知這些班主任,並給他們兩天時間觀察和思考後作出回覆。

根據班主任們的回覆,記者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結果顯示:30所幼兒園90個小班共計2700餘名學生,年齡均3歲左右,剛剛入園一週多,每個班上男娃娃的數量幾乎都要佔到六成。

數據顯示,在男女生愛哭方面,16所幼兒園48個小班裡,存在男生比女生愛哭的現象;10所幼兒園30個小班中,愛哭的男女生比例相差無幾;還有4所幼兒園12個小班的班主任表示,在愛哭的娃娃裡,女生比例高於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