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南海「戰爭預演」 俄專家:陸將對美偵察飛行回擊

中俄戰略軍事專家認爲,美軍對大陸進行軍事施壓的方式只會增加大陸反制行動。美方的演習與偵察行動向「戰場測試」與「戰爭預演方向演變,南海成爲美中博弈的重心。圖爲近期多次抵近廣東偵察的EP-3E電子偵察機。(圖/美國海軍

美國在南海不斷進行大規模演習與對大陸抵近偵察,已經引起各國分析人士擔憂,認爲兩國隨時可能在南海發生軍事磨擦。中俄戰略與軍事專家認爲,美軍對大陸進行軍事施壓的方式根本沒有用,只會增加大陸反制行動。美方的演習與偵察行動向「戰場測試」與「戰爭預演」方向演變,南海已成美中博弈的重心。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指出,近3個月以來,美軍機在大陸南海沿岸飛行次數急劇增加,解放軍也針對美方的雙航母演習做出迴應,進行東沙羣島協同作戰與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夜訓飛行,並有新型轟-6J轟炸機參與演訓。美軍偵察機同樣也進行夜間行動,抵近大陸領海基線40-70海里的位置進行偵察。

俄羅斯戰略問題研究所專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接受專訪時評論說,美軍的偵察行動能夠進行深入大陸境內數百公里進行雷達偵察,同時也能攔截大陸軍方通訊。這種抵近飛行如果在俄羅斯,通常會讓戰機升空攔截。美國極有可能企圖獲得中方海軍水面潛艇的行動畫面。這已經是蓄意挑釁,與川普惡化對中關係政策非常吻合。

葉夫謝耶夫認爲,川普這種方法對大陸施壓,與對俄羅斯施壓相同。但是對於大陸和俄羅斯來說,這種政策根本沒用。中國大陸在南海有自己的利益,美國偵察飛行的增加只會導致中方反制行動的增加。

大陸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相秒則指出,美軍的行動是爲了研究共軍反應,以調整其南海任務。其偵察飛行次數激增,使用的軍機種類也更加豐富,正朝着「戰場測試」或「戰爭預演」的方向演變。

他認爲,美方有5個方面目的:一,通過高頻率高強度且多元的海空軍事行動來刺探中國大陸的底線,進行戰爭測試,然後調整應對方案;二,軍事施壓迫使大陸在南海問題上讓步;三,向盟國傳遞信號,展示美國有能力意願維持南海絕對優勢;四,以軍事行動來支持南海周邊其他聲索國,讓他們採取必要的行動牽制大陸;五,這些軍事行動也是美國內政的延伸,展示對中強硬的政治正確,以期有助於11月的總統大選

陳秒相強調,包括蓬佩奧的南海談話,美軍偵察飛行也是對中全方位遏制的一部分,可以說美國是將南海行動置於中美博弈的框架之下來重新定義

報導指出,7月美國尼米茲號和雷根號雙航母戰鬥羣在南海進行大規模演習,同時也監控解放軍海軍的演習。解放軍的演習從5月底開始在黃海進行,2艘航母都參加了這次海上演習,中方在演習區附近發現了美國導彈驅逐艦拉斐爾.佩拉爾塔號(USS Rafael Peralta),此前在大陸海岸附近僅42海里處發現了另一艘驅逐艦麥康貝爾號(USS McCamp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