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評估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建議拜登政府評估與中國的貿易關係。(達志影像)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當地時間週二(11月15日)發佈的年度報告中,建議美國國會指示拜登政府評估中國遵守1999年與美國達成的中國入世協議情況,如果發現北京未兌現承諾,應暫停中國的正常貿易伙伴地位。報告還建議設立一個跨部門的機構來確保美國的供應鏈穩定,以及積極準備臺灣的防禦措施。

報告中,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建議拜登政府在限期90天內完成對中國貿易行爲的評估,如果發現中國並沒有兌現承諾,那麼國會應立法取消中國的正常貿易伙伴待遇。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是美國國會2000年立法成立的跨黨派機構,負責觀察、調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邊經貿關係中的國家安全影響,並向國會提交報告以及有關立法和行政措施的建議。該委員會一般對中國持鷹派態度。

美中兩國於1999年11月在北京簽署了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從而爲中國入世掃清了最大障礙。時任總統柯林頓在2000年10月10日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2000年美中關係法》,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原稱最惠國)地位。法案規定,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美國將取消此前按《1974年貿易法》所實施的對華貿易年度審議,與中國建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中國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爲世貿組織成員。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報告指出,有跡象顯示中國並沒有遵守當時達成的協定。報告說,中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爲,這包括政府提供的產業補貼以及容忍智慧財產權盜竊。

委員會副主席金伯利·格拉斯(Kimberly Glas)在報告發佈會上說,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其掠奪性的貿易行爲已經給美國工人帶來了沈重代價,「我們要求國會進行系統性的全面評估,來決定什麼是正常的貿易關係」。

委員會建議拜登政府利用90天的時間內對此進行調查。如果發現中國違規,國會應當考慮立法立即終止與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也就是停止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以及關稅優惠。

該委員會主席、前高級外交官黃之瀚(Alex Wong)說,如果這成爲現實,將導致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大幅增加。

有關臺灣部分,報告建議美國需要採取「緊迫的措施」來加強美國軍事威懾的可信度,以震懾中國對於臺灣的野心。報告指出,美國國會應當授權允許臺灣從美國購買國防物資,撥款在印太地區部署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並增加用於巡航的撥款。

報告說,如果美國不明確其政策,那麼中國領導層可能將其解讀爲武力攻打臺灣並不會導致美國的迅速行動,即美國威懾失敗。

另一方面,USCC建議美國成立一個跨機構的辦公室,負責加強關鍵產品的供應鏈。報告指出,美國在一系列的供應鏈上依賴中國,包括活性藥物成分(API),稀土元素,鑄件和鍛件等等。USCC表示,由於許多關鍵的供應鏈依賴中國,美國容易受到威脅。

報告說,美國國會應當指導行政部門建立經濟、安全準備和復原力辦公室,在與中國進行政治競爭的環境下,「在各部門之間監測、協調以及確立優先事項,以確保美國供應鏈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