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非洲豬瘟繃緊神經 臺南動保處邀集廚餘養豬戶宣導

臺南市動保處加強宣,請養豬戶配合政府非洲豬瘟防疫相關規定。(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非洲豬瘟在中國蔓延,目前擴及17省份66起疫情,引發各界關注及恐慌,廚餘養豬爲世界各國認定主要傳染源之一,爲防止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對養豬產業造成嚴重衝擊,臺南市動保處加強宣導防疫。

臺南市動保處邀請動植物防疫檢疫高雄分局、臺南市環保局辦理「防範非洲豬瘟廚餘養豬戶落實防疫措施宣導會議」,邀集臺南市廚餘豬隻飼養戶參加,宣導非洲豬瘟生物安全防範,並由環保局說明養豬戶需依環保規定蒸煮廚餘否則將予查處。

非洲豬瘟病毒環境存活時間冷藏豬肉100天、冷凍豬肉1000天、豬舍1個月、糞便室溫11天。該病以接觸傳染爲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壁蝨)、動物分泌物排泄物車輛人員夾帶途徑傳播,廚餘爲其中一種傳播方式,廚餘養豬業者應符合環保規範,廚餘須經蒸煮1小時溫度維持90℃以上,纔可用於喂飼豬隻以避免疫病傳播。

目前中央政府以超前部署阻絕境外策略,建立早期預警機制,加強機場海關檢查,嚴禁旅客自中國大陸帶入豬肉製品增派檢疫犬加強旅客行李查驗,持續強化金馬小三通邊境之各項生物安全把關機制,防堵非洲豬瘟入侵。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於10月29日召開非洲豬瘟及重要豬病防疫措施及執行進度第1次檢討會議,要求各地方農政單位,針對廚餘養豬場之廚餘蒸煮條件應符合環保署規定之標準,並落實生物安全防疫工作

臺南市動保處將自12月起協同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及臺南市環保局針對廚餘養豬場進行聯合稽查,如有未符合廚餘蒸煮相關規定將依法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