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天堂被列黑名單 臺商面臨3衝擊

歐盟稅務名單之外,法、荷兩國在3月初另將BVI、百慕達列入不合作名單,制裁方案陸續出爐,企業長期利用境外免稅天堂避稅已非正途。(圖/財訊提供)

國際反避稅潮持續蔓延,自去年底起,歐盟鼓勵各成員國自行公告自己的租稅黑名單。常見的「免稅天堂」英屬維京羣島(BVI)、百慕達雖已脫離歐盟稅務不合作名單,但在歐盟個別國家的黑名單中仍榜上有名,法國將在今年4月1日、荷蘭則自明年年初開始,正式對黑名單實行制裁。

歐盟過去都會定期更新黑名單,但總停留在公佈階段,歐盟因此要求會員國最慢要自2021年以前,實施至少一項稅務性防禦措施

加強稅務防禦 歐盟其他會員國可能跟進

假設臺商要去法國投資老闆可能會習以爲常先去開一個BVI公司母公司在透過旗下這個BVI公司,再去投資法國」,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副總經理徐有德說,早期這樣的非上市櫃臺企很多,但現在歐盟會員國開始通力把免稅天堂的稅挖出來,就是希望BVI公司在整個交易中都消失,比較像懲罰

徐有德分析,黑名單上路後,對臺商恐將產生3大影響,第一,透過設立BVI公司投資歐洲國家,這類「有股權投資關係」的臺商可能佔主要類型

臺商到歐洲做生意以銷貨爲主,將在亞洲生產貨賣過去,而臺灣母公司透過BVI賺到在歐洲國家的錢,但BVI不必繳稅,假設投資荷蘭並打開市場後,再由BVI的股東到荷蘭設公司,臺灣母公司獲利只會在荷蘭課稅

第二,臺商透過BVI向荷蘭或法國收取權利金利息是另一種類型。假設臺灣軟體廠商供法國客戶下載使用,因此取得權利金,BVI身爲所有權人,就可只向法國客戶收錢不必繳稅,但按照法國新規定,從法國客戶取得的權利金要扣掉75%繳稅給法國,採行這樣商業模式的臺商可能會打退堂鼓。

第三,到歐盟做生意的臺商也可能受到潛在衝擊,這一波反避稅潮持續發酵,歐洲國家將可能傾向避免與BVI公司做生意,影響臺商銷貨。

稅率可能變高 臺商與歐交易成本也增加

此外,這波制裁將使稅率變很高,且有些費用不能認列,臺商在歐洲會員國一方面本來就要繳稅,這下等同於沒被減免到,還要再繳一次稅。

那麼,未來必須撤掉BVI公司?徐有德認爲,撤掉成本較高,可能不是一年幾千美元可以解決,可以先暫停BVI運作曾博升建議,BVI公司就儘量做單純控股業務,或是可以在BVI與法國、荷蘭中間增加一個替代性實質營運公司,設立地點只要與法、荷有租稅協定,就可避免掉黑名單的立即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