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營造更美人居環境(開卷知新)

圖片來自影像中國

圖片來自影像中國

圖爲雄安新區企業辦公區

核心閱讀

結合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在現有城市空間資源基礎上去織補、更新與提升

秉承“實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築理念,以節儉爲設計策略,以適宜技術爲設計手段,創造出環境友好型的人居環境

諸多體驗智能技術讓建築“活”起來,成爲“人―物”互動體驗的智能建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二��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鄉建設領域有三大具體目標:一是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二是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三是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積極運用前沿科技最新成果,人居環境的未來值得期待。

城市建設發力存量提升”

2019年,我國城鎮化水平提高到約60%,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新發展階段,城市建設邁向“存量提升”。具體來說,應當結合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在現有城市空間資源基礎上去織補、更新與提升。需要保護的,不僅是具有歷史價值的“掛牌”文物保護建築,更是所有可以被改造利用的建築。需要提升的,不僅是少量單體建築,更包括整體街區品質;不僅是實體建築,也包括建築之間不同尺度、不同層級的外部公共空間品質;不僅是地上空間,也包括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與利用。

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上,不僅要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也要提升步行、慢行系統的體驗感和便捷度;不僅要大力發展城市間長距離的快速交通,還應關注城市交通系統的接駁換乘;不僅要提高集約式的城市水、暖、電系統的效率,更要有機結合各地不同特點,發展分佈式、多元化的基礎設施配套系統。此外,城市存量發展還需秉承韌性城市的發展理念,守住城市安全底線,提高城市防災抗災能力,綜合應對各種安全風險。

系統打造城市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生態環境是一個大的系統性問題。從城市層級來看,可以從五個方向努力。其一,增加總體綠量。這不僅指加大城市公園的建設,還指重視社區綠地房前屋後分散綠地的植樹量,同時鼓勵市民參與陽臺、屋頂和牆面等立體綠化的構建。其二,疏解空間,保證城市風廊、水系與外部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機銜接。其三,着力建設綠道和分佈式的體育運動場地、設施,發展健康運動的公共空間。其四,推動城市清潔能源建設,充分利用大面積的建築屋頂資源,普及太陽能光伏系統,把“耗能”的城市轉化成“產能”的城市。其五,結合不同地方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綠色市政、綠色交通、綠色建設、綠色運維的全維度全過程的管控標準。

從建築層級來說,一方面,大力推廣建築節能技術;另一方面,秉承“實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築理念,以節儉爲設計策略,以適宜技術爲設計手段,創造出環境友好型的人居環境,做到“少擴張多省地、少人工多自然、少拆除多利用”。通過這“三少三多”,節省土地資源,引導健康生活方式,延長建築使用壽命,實現更全面和長久的節能環保。此外,通過建築佈局的優化、建築內部的用能分區、建築開放空間的營造,也可以有效減少用能空間和用能時間。這不僅將系統提升建築的節能性能,還可以讓使用者擁有綠色健康生活,形成氣候響應型的綠色建築新風貌

技術集成成就智慧建築

近年來,智慧建築顯示出廣闊的創新前景,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從建築設計來說,三維建模虛擬現實技術早已替代傳統的二維體系,成爲方案創作的重要工具。同時,三維信息模型工具對設計全過程的技術協同、造價控制、工藝流程,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氣候參數環境參數、日照參數進入模擬計算,則引導了建築從佈局到形態到空間組織的綠色設計走向。此外,參數化設計推動建築形體和裝飾面材向非線性化方向轉變,形成新的建築語言。從建造來說,“全現場施工”正在向“工廠生產、現場裝配”方向發展,無人化的建造機已經出現,有效減少人工和材料消耗提高質量和速度。對於小型建築和構築物項目,新型膠性材料的應用推動了3D打印的智慧化建造技術迅猛發展。

網絡信息技術已成爲智慧建築的標準配置,滿足不斷提升的工作、生活需求。各類設備設施技術數據的採集和協同,大大提升了運行效率,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建築安全和防災應急疏散的監測和警示系統,燈光調控、環境感應顯示與建築界面的一體化……諸多體驗型智能技術讓建築“活”起來,成爲“人―物”互動體驗的智能建築。目前,智慧建築的基本理論和技術路線已經清晰,許多技術集成在實驗室中已經實現,距離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指日可待。

綠色、智慧技術將全面推動“規劃―建築―技術―材料與產品研發”的全體系構建,形成“綠色、生態、宜居、智慧”建設新局面,爲人類居住環境改善帶來光明前景!

(作者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製圖:蔡華偉

推薦書目:

1.《本土設計2》:崔�鷸�;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

2.《現代城市更新》:陽建強等著;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3.《歷史街道精細化規劃研究》:伍江等著;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