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博雅/波多野結衣哪有什麼問題?

波多結衣拍攝惡魔版悠遊卡側記。(圖/悠遊卡公司提供)

作者/苗博雅臺大法律系

如果在一個和性別有關事件裡,最後出來坦的都是那個最沒問題的人,這就是一種性別問題。

波多野結衣哪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那些覺得AV演員就是難登大雅之堂的人(而且更好笑的是,難道靠着一招壟斷而大賺錢的悠遊卡公司所發行的卡片是什麼超級了不起的大雅之堂嗎),有問題的是把色情片演員當成「物」而不是視爲「人」看待的人。

如果以贊成性產業觀點來看,波多野結衣就是性產業的勞工(而在AV產業的結構裡,演員其實經常是勞動條件不佳的);如果以反對性產業的觀點而言,波多野結衣則是性剝削的受害者。不論哪個觀點,把波多野結衣印在悠遊卡上,即便有問題,都不是她本人有問題。

但最後波多野結衣還是要承受攻擊,還是要發聲明出來坦。沒有性別意識的人把事情弄到出包,最後都由沒做錯事的女性來承擔,這就是性別問題。

這個行銷活動,從開始就沒有想清楚除了「曝光度」以外,到底要帶給社會什麼「概念」和「價值」。

當初的意圖明顯是利用AV女優爭議性來拉昇曝光度,但真正曝光開始爭議之後,又無力把話講清楚,只能擠出一些「這很清新、健康,大家不要亂想」等再複製傳統保守性觀念的迴應。這樣的迴應強調了「清新健康纔是好的,亂想是不好的」的價值觀實質上是甩了AV所表彰的價值一個巴掌,反而讓保守陣營可以嚷嚷「這哪有清新健康你當我白癡嗎」。

如果認爲性產業是應該存在的,此時就應該捍衛性產業的價值,就是要滿足人類性慾念,「不能亂想纔是不健康的」,而呈現「不清新」的表演就是AV產業的勞工專業啊。如果認爲性產業是不應該存在的,那找波多野結衣以AV女優的姿態形象登上悠遊卡是什麼意思,要她犧牲當活靶搶曝光度而已嗎?

一個沒有核心概念和價值的行銷活動,一路上都在自相矛盾。

而就執行的細節上,一開始設計天使和惡魔兩個概念,邀請明星大老遠來拍照後,卻挑不出兩張照片,還要另外購買其實已經商業發行過的照片來充數,就已經讓整個行銷活動的CP值降低了。這個執行力的問題恐怕也是臺北市民應該關心的吧。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看更多!

●作者苗博雅,臺灣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學士原文刊載於粉絲專頁「苗博雅 MiaoPoya」。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