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風電霸主 丹麥擬造人工島當風場 1.7個大安森林公園大

丹麥已擁有極強風電實力,現又計劃打造人工島擴增風場。(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丹麥力拼能源轉型,也瞄準歐洲新能源電力需求,計劃在國土主體日德蘭半島以西離岸80公里,打造該國史上最大人工島當風場,會採浮島結構,最終將擴充到46公頃,即相當於1.7個大安森林公園大,發電容量10百萬瓩(GW),足供1000萬戶歐洲家庭用電

此人工島尚未命名,但開始會只有12公頃或18個足球場大,容量3百萬瓩,將安裝約200座風機,耗資是數十億美元。而最終46公頃、容量10百萬瓩預計成本約2100億丹麥克朗(約340億美元或9500億臺幣)。

這座新能源島將是公私合營,但丹麥政府會持有多數股權,計劃會讓丹麥所擁有海上風機數量增加3倍,預定2033年完工。除了供電,能源島也會將風電用於製造氫能燃料。此外,也會在另個小島再建立1座容量2百萬瓩的再生能源中心

丹麥風電大廠沃旭能源(Ørsted )前身就是丹麥石油天然氣公司,率先轉型,政府設立目標則是到2030年碳排放比1990年減少70%。北歐國家於去年12月永不再於北海探勘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而丹麥是其中最大產油國。丹麥氣候、能源和供應部長尤根森(Dan Jorgensen)說:「如果我們不再靠石油賺錢,要轉型綠能,就得建設。」

歐盟設定的海上風電容量目標,2030年是達60百萬瓩,2050年達300百萬瓩,丹麥政府稱以其不到600萬人口來看,人工能源島計劃無疑對歐洲海上風電貢獻巨大。

人工島不論結構爲何,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具備島嶼地位,即不得據以畫分領海,只有沿海國家可以製造,不過在公海上任何國家都可以建造人工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