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發佈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路線圖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劉佳)5月14日,中國民航局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4月民航安全生產運行情況,解讀民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意見,解讀中國民航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路線圖,介紹民航局“我爲羣衆辦實事任務清單情況。民航局空管辦副主任張瑞慶指出,民航局日前正式發佈《中國民航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路線圖》提出,要大力推進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的應用,建設公用專用相結合的民航5G網絡,積極構建國際一流現代化民航通信基礎設施體系助力智慧民航運輸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是民航局首次明確提出以5G爲代表的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在中國民航應用的系統性實施路徑

張瑞慶表示,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是促進民航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智慧民航"的關鍵技術。全面建立以航空安全通信爲核心航空器寬帶通信能力,是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民航業發展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是推動智慧民航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措施,是民航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是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的重要技術支撐。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民航局依據中國民航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爲統籌明確5G通信技術在民航領域的發展方向,爲民航各運行單位使用無線數據通信技術解決運行需求提供技術指南,結合國際民航組織安全通信有關要求,制定出臺了《路線圖》。

《路線圖》指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落實"十四五"時期民航"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推動基於5G通信技術的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自主創新,加快我國通信領域核心優勢技術在民航行業的落地。同時明確了民航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國際標準制定、建設"四個能力"、全領域示範推廣等四項主要任務。

《路線圖》明確,要大力推進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的應用,建設公用、專用相結合的民航5G網絡,積極構建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民航通信基礎設施體系,助力智慧民航建設與運行。考慮到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應用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分步實施,《路線圖》將中國民航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應用實施分爲三個階段,即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5-2030年)和遠期(2030年-2035年),並提出了各階段要完成的主要任務。

到2025年底,爲示範推廣階段,主要目標是完成基於5G AeroMACS 2.0技術"機-車-場道-設施"(有改動協同運行應用示範並在行業推廣,深化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系統在民航各領域典型應用示範。到2030年底,爲全面應用階段,主要目標是建成以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系統爲基礎,公用、專用相結合的智慧網絡基礎設施,實現空管、機場航空公司服務保障等各主要運行要素智能互聯。到2035年底,爲融合共享階段,主要目標是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體系,實現民航行業應用"全覆蓋",全面實現民航生態圈各要素終端泛在互聯、信息互操作共享,爲實現民航"出行一張臉、物流一張單、通關一次檢、運行一張網、監管一平臺"的現代化民航基礎設施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路線圖》要求,民航局、國內設備製造商國產商用飛機制造商、無人駕駛航空器製造商、運輸航空運營人、通用航空運營人、機場運行單位、空管運行單位、通信運營商等各方要明確職責分工,積極構建多元主體參與、合作協同的體制和機制,爲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在民航業的應用提供堅實的保障。

在《路線圖》實施過程中,民航行業需要着力加強四個方面能力的建設。一是健全基礎設施能力,依據民航行業應用需求及航空安全通信相關要求,開展民航5G專網/公網的建設和應用,覆蓋機場、空管、航空公司、旅客、監管等運行場景;二是建立技術認證能力,建設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認證實驗室,開展符合國際民航標準的技術認證、測試,並完成相關係統的民航應用驗證評估工作;三是提升設備研發能力,指導相關航電地面設備的研發、驗證和製造,開展航電設備的適航和運行批准及地面設備的使用和運行批准;四是完善空中航行服務能力,在機場、空管、航空公司等運行單位開展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系統相關配套能力建設,制定完善相關規則、流程和工作程序,完成相關人員培訓

張瑞慶指出,除了建設這四個能力外,還要研究制定與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系統民航應用配套的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其中既包括國內法規標準體系的建立,也包括國際標準的制定。有了這些作爲基礎,才能使得基於5G的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全面支撐以"智慧機場、智慧空管、智慧航空器運行、智慧監管"爲核心的智慧民航系統建設,服務民航智慧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