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衆瘋囤貨銷量飆10倍 衛生紙漲價是因爲這2個原因

記者翁嫆琄/臺北報導

國際紙漿價格上漲,衛生紙大廠紛紛喊漲,引發民衆搶到賣場囤貨。行政院消保副處長政學25日強調,公平會已立案調查此事,如果發現有聯合壟斷行爲,將依照公平法第14條,開罰10萬到5000萬元,若未依規定限期改正,將罰20萬元到1億元。

▲賣場涌現衛生紙搶購潮。(資料照/記者張一中攝)

經濟部日前表示,受到國際短纖紙漿供應商設備狀況,加上大陸環保與禁止廢紙進口政策影響,導致紙漿價格上漲,衛生紙的原物料「短纖紙漿」國際價格從2017年上漲,2月已經由平均每噸650美元(約新臺幣1萬9000元)漲到800美元(約新臺幣2萬3400元),漲幅達23%。

同時,賣場大潤發已透露,有陸續接獲各主要家用衛生紙大廠的正式通知,品牌衛生紙確定將調漲,且漲幅高達1到3成;愛買說,已收到各家廠商通知預計三月中漲價訊息,漲幅介於10%至20%;國內上游紙廠永豐餘也表示,的確有準備調漲,主要是反映成本。因此,原本賣200元的抽取式衛生紙,最貴可能漲到260元,也讓民衆趕緊搶購,不只大賣場搶光光,連momo購物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也表示,光是24日就賣出近1萬箱的衛生紙,9成以上的倉庫囤積物銷售一空,是平常銷量的10倍。

行政院消保處今天中午針對4大賣場進行電話瞭解,家樂福、大潤發、愛買、全聯都承諾,不會因爲趁這波順勢漲價,3月中旬DM價格都已印出來,各賣場與家用紙業者簽定的合約,大致都以半年或一年爲一檔期雙方在合約中都有價格議定,賣場也承諾不會投機,上游有貨就會出貨。

吳政學指出,漲價是因國際紙漿價格調漲,至於有無聯合漲價一事,公平會上週已立案調查,若後續出現聯合壟斷行爲,將依照公平法第14條,開罰10萬到5000萬元,若未依規定限期改正,將罰20萬元到1億元。

▼消保處副處長吳政學(右)。(圖/記者翁嫆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