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問診-有甲狀腺問題 都不能吃海苔、海帶嗎?!

甲狀腺相關位置,正常在鎖骨中央凹陷以上,兩側胸鎖乳突肌之間,氣管兩側,甲狀軟骨下方(男生喉結之下)。

名醫問診

陳佩綺(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主治醫師

常見甲狀腺疾患症狀飲食建議

甲狀腺這個內分泌器官位於我們頸部前下方,負責調節我們的生理代謝。那有甲狀腺疾病到底能不能吃海苔海帶呢?其實,這必須要看是哪種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疾病我們大致上可以從功能性結構性異常來做評估。功能性的異常分爲甲狀腺機能亢進與低下。

甲狀腺機能亢進可能會產生心悸、手抖、焦慮、失眠、怕熱、食慾旺盛卻體重減輕,甚至合併眼凸等症狀。

而甲狀腺機能低下則相反是以全身倦怠無力精神情緒低落、怕冷、食慾不振體重增加、容易水腫虛胖等症狀表現。

目前最常見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的原因自體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自己體內產生抗體攻擊自己的甲狀腺而造成亢進或低下。而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海苔等海中植物海鮮或魚較少﹞會去刺激這樣的自體免疫而引發或加重甲狀腺亢進或低下。所以自體免疫性的甲狀腺亢進(格雷夫氏症)或低下(橋本甲狀腺炎)都會建議避免吃海帶海苔。

而結構性異常的情形主要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通常比較少造成甲狀腺機能的異常,一般是自己摸到或是被旁人察覺頸部腫大。甲狀腺結節的產生,在五十年之前可能會因爲缺乏碘的攝取而造成,但以目前的飲食狀況來說,臺灣是歸爲不缺碘的國家。所以單純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基本上是不需要特別減少海帶海苔的攝取的。

以上提到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低下,以及結節,都是常見的甲狀腺疾病,而且常常會有家族遺傳。大部分只需藥物控制與定期追蹤治療。不過甲狀腺疾病的種類與治療方式其實是相當複雜的,若家裡有甲狀腺疾病的家族史,或是民衆發現自己有頸部腫大或上述值得懷疑的症狀,最好到醫院尋求內分泌科醫師的意見,以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陳佩綺小檔案

現職

◎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治醫師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博士班研究生

經歷

◎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臨牀研究員

◎新光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主治專長

◎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其他內分泌疾病、 肥胖症

專科證書

◎內科專科醫師

◎內分泌糖尿病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師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