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恆星被黑洞撕成“意大利麪條” 

宇宙中一個黑洞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意大利麪條”。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爲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論文合著者、智利聖地亞哥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研究員托馬斯·韋弗斯說:“當一顆不幸的恆星與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太近時,黑洞的極強引力會將恆星撕成細薄的物質流。”這些物質流就像意大利麪條一般。當這些細細的、薄薄的恆星物質落入黑洞時,會釋放出明亮的高能耀斑,並被天文學家探測到。

恆星被撕成“意大利麪條”這種事件十分罕見,也更難研究。去年,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一道新的爆炸光引起研究人員的注意,在恆星被撕裂後不久,天文學家在6個多月的時間裡繼續使用不同的望遠鏡和儀器對其進行詳細研究,終於目睹了這顆恆星被撕成“意大利麪條”的過程——這次事件被命名爲AT2019qiz。

英國伯明翰大學講師、皇家天文學會研究員馬特·尼科爾表示,黑洞“吞噬”附近恆星是在潮汐破壞事件(TDE)中會發生的現象

一般來說,當黑洞吞噬恆星時,可以向外發射出強烈的物質衝擊波。這種強大的能量塵埃和恆星碎片向外推出,形成一種“簾幕”式的遮蔽作用,從而阻礙了科學家的觀測視線,因此難以研究。但研究人員稱,由於此次發現及時,他們可以觀測到,當黑洞以每秒10000公里的速度向外噴射出強大物質時,塵埃和碎片的“簾幕”正徐徐拉起,這給研究人員“窺視幕後查明遮蔽物的來源以及實時跟蹤其如何遮擋黑洞提供了機會

據瞭解,此次觀測使用了可見光、X射線紫外線和無線電波,這些不同的波長揭示了恆星被黑洞吞噬時所看到的明亮耀斑和從恆星中流出的物質之間的直接聯繫

尼科爾說:“觀測結果顯示,這顆恆星的質量與太陽大致相同,在被100多萬倍太陽質量的巨型黑洞吞噬後,其損失了大約一半的質量。”(實習記者張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