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稀土打爆老美 陸爲何還不動手? 專家曝真正原因

美媒專欄文章分析中國意識到,將稀土貿易武器化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反效果。圖爲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礦區,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新華社資料照)

中美角力不斷,在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也未見緩和,之前曾有媒體稱中國考慮限制向美國出口稀土,以精準打擊其高科技產業,而中國官媒則隨後爲此一說法滅火,美媒專欄文章分析,如果稀土真的是絕招,爲何中方遲遲不出手,其實是因中國清楚意識到,大打「稀土牌」,可能加速各國供應多元化,產生更大的反效果。

之前,英國《金融時報》曾報導,中國正研究是否透過限制稀土出口,來打擊美國國防部門及其承包商,進而影響美國生產F-35戰機,造成斷鏈危機,但隨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爲這一論調降溫,強調大陸不是稀土出口的絕對壟斷者,「精確摧毀能力」可能不會如一些人想像那樣強。

最近,美國財經媒體專欄作家David Fickling則發表一篇文章,題爲《中國把稀土武器化勢必適得其反(China’s Weaponization of Rare Earths Is Bound to Backfire)》,分析中國冷靜地認識到,中國打「稀土牌」其實是弊多於利。

文章提到,中國在2010年中日爆發釣魚島爭端時,曾限制向日本出口稀土,的確能產生牽制日方的效果,但此一事件也令各國意識到,由於中方欲以稀土作爲地緣政治武器,西方必須尋求稀土供應多元化。事實上,日本的「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果真尋求與澳洲最大稀土生產商Lynas合作,以極低利率投資該公司建立無中國供應鏈

後來,Lynas每年從澳洲威爾德山(Mount Weld)礦山馬來西亞加工廠,生產近2萬噸的稀土氧化物,足以完全滿足美國需求。Lynas上個月還簽下合約,在美國德州建造一座年處理5千噸稀土的新設施,由美國國防部資助。美國國防部去年還推動一系列項目,擴大美國稀土加工量,包括MP Materials經營的加州山隘(Mountain Pass)礦場

文章指出,中國當年以稀土供應反制日本,卻被指促使西方開拓稀土供應多元化。中國2010年佔全球稀土產量的98%,但到去年已降至58%。David Ficklin說,「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可能通過威脅其稀土供應而使世界顫抖,但已經過去很久」。

然而,與2010年雷同例子還有許多。文章並舉例,1970年代阿拉伯國家利用其石油出口的優勢,推高原油價格結果反促使全球能源供應多元化,富裕國家減少用燃油發電,轉而建造煤炭核能發電機,同時又在西伯利亞墨西哥和德州挖掘了新的油井

此外,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1973年對大豆實施出口禁運,以幫助遏止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結果曾依賴美國大豆供應的日本,幫助建立了巴西大豆產業,以使其進口基礎多樣化,現在巴西是全球最大大豆生產商。

最後,文章也強調,中國已意識到,將稀土貿易武器化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反效果,這大概就是中國遲不出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