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賴清德滿面愁容

蔡賴配正式成形。(翻攝賴清德臉書,曹婷婷臺南傳真)

「蔡賴配」17日宣佈後,2020總統大選的3組參選人各就各位,準備開始衝刺。這三組搭𣗋各擅勝場民進黨的「蔡賴配」掌握行政優勢,國民黨的「國政配」默契最好,親民黨的「宋餘配」最具創意;但若進一步從政黨屬性策略考量政策熟悉度、與主帥的互補能量來看,張善政對主帥的加分可能性應該是最高的。

首先,就政黨屬性及策略考量來看,張善政爲無黨籍,賴清德爲深綠獨派的民進黨黨員。很明顯地,韓國瑜選張的主要考量是期待他能拓展中間選民選票,以補自己的弱點。蔡英文選賴主要是爲了維持與獨派的關係,畢竟獨派之前推了呂秀蓮參選,想拖蔡後腿,蔡只能回防深綠。所以從策略格局來看,賴、張雖都能補強主帥的弱點,但張拓票的能量應遠比賴高,韓的進取戰略確實比蔡的回防操作要宏觀

其次,張善政和賴清德皆擔任過行政院長,對政策都有一定的瞭解,但要說到政務的熟稔度,張應勝過賴。因爲張是馬政府最後一屆的閣揆,得到馬總統較多的授權,而張也獲得跨黨派的人和,包括賴清德的肯定;此外,張的企業經驗及科技長才亦能爲其加分。

而賴任閣揆時間雖較長,但由於小英強勢,賴頂多是幕僚長角色;更何況在去年黨內初選慘敗後賴已進入沉潛階段。而餘湘雖無政界歷練,不熟政策,卻有將廣告公司成功上市的經驗,比起張善政、餘湘,賴清德就缺乏企業界資歷。在現今選民厭惡傳統政客而希望有企業治理經驗爲政府挹注源頭活水的當下,賴清德或許還是3位副手中最不討喜的。

再者,就與主帥的互補性來說,韓與張已磨合一段時間,且張作爲韓國政顧問團總召,也能補強韓的政策論述,兩人可分進合擊;但蔡賴在初選時廝殺慘烈,倘非獨派對蔡步步進逼,賴是否能出線當副手或有懸念,兩人就算勉強搭配,要說心結已解,可能性極低。

況且蔡的兩岸政策已使兩岸關係倒退,賴在意識形態上更是臺獨鐵板一塊,更無法替蔡爭取緩衝空間。可想而知,賴的出線反而可能讓民進黨一籌莫展的兩岸關係更形雪上加霜。

再就政治魅力與能量來說,賴久經選戰洗禮,政治魅力與能量確實比張強,問題是,賴此番是副手,他必須收斂鋒芒事事成全小英,不然會被有心人見縫插針,此時賴的魅力及能量反而變成搭配的風險,但其他兩組無此顧慮。

最後,就立委輔選的部分,賴的功能性則明顯強於張,畢竟下屆立法院民進黨的席次能否持續過半,目前看來情勢不樂觀,在衝票上,賴勢必能扮演關鍵角色,這確實是張難望其項背的。但賴輔選時仍得拿捏分寸,以免鋒芒太露,纔不會被作文章

基於以上分析,張善政的揮灑空間大,加分可能性高;賴清德反而變得綁手綁腳,動輒得咎,可能是3位副手中最鬱卒的。難怪在16日蔡英文高雄競選總部成立時,站在蔡身旁的賴清德滿面愁容神情嚴肅,應是對自己無力掌握未來而憂心吧。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專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