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自建底渣廠還委外 民代質疑

南市自建的城西垃圾底渣處理廠,每年至少可處理8.8萬噸底渣。(本報資料照片

臺南市城西底渣處理廠去年7月完成驗收啓用,但環保局仍持續編列委外處理經費;鑑於委外處理與自行處理費差距達5倍,市議員林燕祝3日質疑有弊端,要求移送檢調偵辦。環保局強調,這是因建廠期間堆置高達9.6萬噸底渣需委外處理,預估5年才能完全處理完畢。

林燕祝指出,臺南投入垃圾場飛灰固化的經費十分可觀,從臺南縣市合併到2019年期間,焚化底渣委外處理決標額高達6億多。前代理市長李孟諺任內爭取環保署1.1億元補助經費,自建全臺首座公辦焚化底渣處理廠,於去年7月完成驗收正式啓用後,被環保署評鑑整體效能全國最優等級,處理量能可達年8.8萬公噸,具有示範觀摩作用。

林燕祝認爲,底渣自行處理費用每公噸僅385元,但委外處理則需1545元,價差達5倍之多,但市府不僅去年仍編列8400萬元底渣委外處理費,今年另以焚化再利用編列2000萬元,期間還傳出「有力人士」介入關心標案也從一標拆成二標,表面上雖分別由不同廠商得標,但實際上2得標廠商登記的地址卻相同,內藏蹊蹺不可言喻。

黃偉哲答詢說,此事雖非他任內發生,卻也有多處環節讓他納悶,事涉重大工程,檢調單位大可主動調查

環保局說,從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期間,因興建底渣處理廠暫停處理底渣,直到2019年7月城西底渣處理廠正式啓用時,已暫置9.6萬噸底渣;但因每年全市仍持續產出底渣約6.3萬噸,加上回運高雄嘉義代燒垃圾產出的底渣5萬噸,城西底渣處理廠設計處理量能每年僅8.8萬噸,因此才同步規畫底渣委外處理,以減輕城西灰渣場的貯存壓力

不過,環保局也強調,該局正努力將城西底渣廠的處理量能,提升到每年約13萬噸,希望降低及停止委外處理,減少市庫經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