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鈦合金國產 裡特材料完成關鍵一步

鈦合金具有超彈性形狀記憶特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應用在醫療工業民生產業。圖爲運用鎳鈦合金製作支架。圖/金屬中心提供

現階段我國產業所使用高階金屬原物料皆仰賴國外進口國內業者材料特性掌握度不高,限制了相關產業發展步伐。有鑑於此,金屬中心與鎳鈦發明人Dr. Frederick Wang合作,引進國外多年的技術傳承,藉由技術移轉方式,成功協助促成臺灣第一家國產鎳鈦合金材料自主生產廠商「裡特材料科技公司-NIT」問世,邁出國產自主化鎳鈦合金材的關鍵一步,爲建立高階合金材料自主化之重要能量

裡特材料2016年9月成立於高雄,2018年正式進駐路竹科學園區,現有完善的設備及600坪的標準廠房,目前已開始接單量產,是全臺唯一醫療級鎳鈦記憶金屬材料(Nitinol)及製品製造商

鎳鈦記憶金屬具有優異的超彈性及形狀記憶回覆的特性,常應用在航空扣件、民生及工業用品領域,另外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在醫療產業也有許多應用,例如牙科矯正、支架、微創器械。裡特材料除了生產符合ASTM F2063規範之醫療級鎳鈦線材管材,也提供致動器線材、客製化產品生產、產品開發測試顧問服務

裡特材料董事長樹根表示,該公司爲全球少數掌握鎳鈦成分設計加工製造、幾何定型、特性熱處理之應用技術業者,2019年取得ISO 13485及ISO 9001認證,目前已進入歐洲、國內醫材供應鏈,配合取得FDA認證,未來將持續拓展美洲亞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