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強 - 私情現場,跳針插播

圖、文/非池藝術

我發現在科技藝術裡面可能蠻有趣的就是,大家雖然是在做高科技東西,但是在本質的追求上反而是想跟快的表面對抗,做另一種比較停頓、沒有速度感狀態

原本的空間設計系到後來考上北藝後正式開始藝術創作,這之間有沒有不適應的過程

有啊。最不習慣的就是做設計跟做創作的過程,一個是回到別人身上,一個是面對自己。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會用做設計的思維在處理我的創作,會先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但做設計的時候,每到一個階段你會習慣回頭檢視自己的東西,我會去詢問別人的意見。可是其實在做創作的時候,是不需要徵詢太多的,但一開始我還是會很想問人覺得這樣好不好?這效果怎樣?就好像我作品面對的對象還是別人,而不是我自己。

不過其實我在實踐做的畢業製作就已經很偏藝術創作了,原本我在大學的時候想念的是媒體傳達設計,後來陰錯陽差的考上了室內設計,但這中間我選的組都還是比較偏藝術創作的,所以到了科藝所還是銜接的上,沒有太大的落差。

那你現在有沒有覺得說你比較喜歡藝術創作還是設計?

我還是在一個並行的狀態,我以爲我念完研究所之後就可以做取捨,但我發現我還是沒有辦法。我做設計都是偏平面,有時候會接一些展場(規畫)。但基本上我面對的業主都還滿能讓我自己去發揮的,還沒有做到非常商業部分。我也會嘗試在設計里加入一些我創作上的想法,所以目前來講還不會跟創作有太大的脫節。可能到當完兵之後都還是會以兩者並行的方式,靠設計的部分去養活自己。其實我感覺我所能掌握的還沒有辦法讓我成爲一個專職藝術家,那個業界好像近在眼前但也還沒踏進去,反而我做設計能掌握的部分還比較多。我想創作還是要靠一些機會吧,如果有機會的話當然就繼續做,但可能時間會拉的比較長,不能像學生時代一樣很集中的去生產

我們這一輩大多很早就處於資訊爆炸的環境,資訊也在城市生活中無孔不入,可以請你談談成長過程中資訊與媒體帶給過你的衝擊?面對資訊的泛濫你有過焦慮嗎?

嗯~其實在進實踐之前,我本來覺得我跟媒體與影像創作這一塊離的很遙遠,我本來以爲我大學會去念傳播或是文字之類的,電腦、資訊這方面的東西對我來說有很大的距離。進實踐之後,我們的教育其實比較注重材質還有手的操作,但我發現我對手工創作其實….完整採訪內容請見http://artemperor.tw/talks/5

非池中陪着你 藝術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