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庭院變沙地「龜樂園」朱國強豪養17只陸龜

朱國強偏愛大型陸龜,右爲黃腿象龜、左爲紅腿象龜。(王文吉攝)

朱國強爲愛龜營造沙地環境,讓蘇卡達象龜自己挖洞造窩。(王文吉攝)

朱國強照料友人寄養的亞達伯拉象龜(右),因營養不均,有明顯「隆背」情形,左後爲自小飼養的棕靴陸龜。(王文吉攝)

朱國強共飼養17只陸龜,圖爲爲他自小飼養的棕靴陸龜。(王文吉攝)

陸龜有挖締造窩習性,朱國強在農舍圍籬地面加蓋鐵皮,避免愛龜落跑。(王文吉攝)

朱國強經過農舍旁農地,隨手採集油菜花給愛龜們加菜。(王文吉攝)

從事貿易的朱國強養龜當寵物,因住家難以模擬合適棲地,他改造老家農舍成爲「龜樂園」,飼養亞達伯拉、蘇卡達、棕靴、豹龜、紅腿、黃腿等17只陸龜,還特別預留沙地環境,讓龜寶貝們挖洞造窩。他說「看龜吃東西很療愈,因爲準備的食物,1只吃不完,就再買1只幫忙吃,沒想到越陷越深,越養越大羣。」

淡水龜大致分爲陸龜及水陸兩棲的澤龜、箱龜,朱國強偏愛大型陸龜,約莫百坪大的農舍,養了亞達伯拉、蘇卡達、棕靴、豹龜、紅腿、黃腿等,大大小小總計17只。朱國強說,他平均3、5天要餵食1次,偶爾喂青菜水果,富含纖維桑葉扶桑花可促進腸胃蠕動。

「愛牠就要給牠家的感覺!」朱國強說,多數陸龜原產沙漠乾旱氣候,一般住家很難模擬合適的飼養環境。爲了營造適合陸龜生長的棲地,他將老家農舍改造成旱地「龜樂園」,特別保留砂地環境,讓愛龜們盡情挖洞造窩。

朱國強照料友人寄養的亞達伯拉龜,有明顯「隆背」情形,他解釋,因有人將陸龜養在公寓,加上餵食玉米罐頭,生長環境不對,加上營養不均,就會造成生病。其實陸龜生長在野外,時常有一餐沒一餐,不宜餵食太飽,偶爾他會透過「斷食」,讓腸胃消化積存的食物。

朱國強也提醒剛入門龜友幼龜抵抗力弱,臺灣冬天低溫,容易感冒、流鼻涕,照顧不甚可能造成夭折,建議養在室內並做好保溫,夏天則要預防中暑幼龜,更重要常泡水,可促進排便、排酸,避免形成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