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一顆要4.6萬元!金馬清除10萬地雷成「無雷家園」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金門外島在國共戰爭期間埋下約10萬枚地雷國防部稱去年12月底將308個雷區全數清除完畢。地雷有高度隱蔽性製作與埋設成本也低,但掃除非常困難,尤其金門有許多廢棄雷區接近靶場,打靶的彈頭金屬探測器經常響起,曾有排雷手一天只推進2公尺,被人形容爲「在地面刺繡」。

由於戰後常常留下許多地雷,殃及一般民衆國際反地雷公約1999年生效後,超過150個國家簽署。據瞭解,金門早年因作戰需求,埋設大量地雷,如今情勢地貌改變,地雷區功能早已消失,卻對當地居民造成生命威脅,不時傳出意外。政府2006年公佈「殺傷力地雷管制條例」公佈後,規定7年內清除所有地雷。

條例一公佈,軍方查出金馬兩地共有308處雷區,面積約390萬平方公尺,數量約10萬枚,軍方採取自行、委商排雷兩種方式執行任務。軍方評估,清除金、馬約10萬枚地雷,耗資新臺幣46億元,平均一枚要4.6萬元。

排雷大隊人員表示,剛開始進入雷區是最危險的時候,但只要發現一兩個,就可以靠着相對位置及資料,大概判斷其他地雷所在。排雷時,官兵必須先標定區域、修剪雜草矮叢小心地挖到地雷露出,再統一於當地引爆,從發現到清除,相當費力。此外,當時有來自辛巴威的排雷專家,不慎跌入沙坑廢雷堆,自己被炸得粉身碎骨而亡,也造成同僚一死一傷。

經過6年多的努力,國防部表示,金馬地區308處雷區已於2012年12月底全數排除,但避免部分入海中的散雷被衝回岸上,軍方保留排雷大隊種子在金、馬及陸軍工兵學校,擔任訓練師資因應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