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智慧機器人」助大量篩檢! 鍾南山團隊研發

靈採2號。(圖/翻攝自中新網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爲防範疫情擴大及人工檢測出現假陰性誤差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2日公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發起研發的智能咽拭子機器人通過了實戰考驗,可滿足核酸PCR規模化採集需要。

據《中新網》報導,咽拭子是目前診斷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採樣方法。咽拭子操作過程醫護人員須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患者咳嗽、用力呼吸等可產生大量飛沫氣溶膠,具有較高交叉感染的風險。而且採集咽拭子過程,因醫務人員水準差異、咽拭子採集操作的不規範,導致拭子品質有差異,容易出現假陰性。

去年疫情期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發起的第一代智能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研發完成。今年繼續推出第二代智能咽拭子機器人「靈採2號」,第二代機器人通過了實戰考驗,可滿足規模化採集需要。

據瞭解,第二代智能咽拭子採集機器人,面向智慧化大規模採集的需求,具有可以實現遠端半自動操作、降低醫患交叉風險的特點。同時,機器人採集能控制拭子採集力度與位置,統一採集的品質,並能透過更小的採集力度和最優的採集軌跡,減少被採集者的不良反應。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指出,今年6月30日,「靈採2號」應用於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酸大規模的採集,因操作過程規範、安全、便捷,且採集舒適度良好、採樣時間迅速,獲得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