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南或北?尼伯特從哪登陸災情差很大 賀伯攻蘇澳釀51死

尼伯特7日上午11時許最新進度。(圖/取自中央氣象局,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尼伯特近逼臺灣,目前7級風暴風半徑200公里,暴風圈大約在下午3、4時接觸東半部陸地,8日清晨前後登陸,預估將在花東一帶登陸,不過在哪登陸,影響將很不同,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曾說,「路徑預測在24小時內,誤差約在100公里。 」從過往經驗來看,1997年賀伯颱風基隆蘇澳一帶登陸,造成51人死亡。

尼伯特目前以每小時22轉16公里速度,向西北西前進,暴風圈大約在下午3、4時接觸東半部陸地,將於8日清晨前後登陸臺灣,預估在花東一帶登陸,賈新興提到,「路徑預測在24小時內,都有誤差約100公里。」而據中央氣象局資料來看,過去曾有幾個颱風因登陸位置不同,而爲臺灣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賀伯曾重創臺灣。

強臺賀伯(1996年 07月 31日)

31日20點44分在基隆與蘇澳間登陸,強度開始減弱,繼續偏西進行8月1日4時在新竹附近出海後,以西北西方向,帶來強風豪雨陸海空交通全部停駛,中南部沿海海水倒灌,阿里山測站單日累積雨量1094.5毫米,共造成51死22失蹤。

▼凱米從臺東登陸。

中臺凱米(2006年 07月 24日 )

24日23時45分左右在臺東成功附近登陸, 造成東部、南部部分地區道路中斷農業損失將近1.6億。

中臺鳳凰(2008年 07月 28日)

28日6時50分於花蓮靜浦與臺東長濱之間登陸,持續向西北移動,引起西南氣流爲東部和南部帶來強風豪雨,更釀成許多地區淹水,造成2死,農損將近13億,其中花蓮受災最嚴重。

三個颱風分別從宜蘭、花蓮、臺東登陸,破壞力災情不一,越往北災情越嚴重,賈新興也說,「要找類似的侵臺臺風路徑,可以找到很多,不過尼伯特颱風紮實,中心登陸附近方圓50~100公里內都要留意 。」但不論如何,一定要提早最好防颱準備。

▼鳳凰當時橫掃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