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柯文哲上任半年施政 郝龍斌:我有三大憂心

郝龍斌批評柯文哲上任後造成他有「三大憂心」。(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張暐珩/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半年來,除了用力打五大案之外,也「檢討修正」許多前臺北市長郝龍斌任內時的政策,屢次被砲轟是「清算、推翻」前朝,但柯文哲仍是一路否認,認爲郝留下「爛攤子」,他只是試圖要解決,爭議還一路延燒到「要讓學童喝牛奶或喝豆漿」政策,「郝柯過法,意外也成爲過去半年來的另一出好戲

郝龍斌除了之前上電視節目替自己和任內的市府政策、員工辯護外,25日就在臉書上寫下他對柯文哲上任半年來的想法,暗諷臉書按贊次數特支費用法、開會的次數或市長送輓聯數,是不是市民想要看到的「政績」,而經濟與就業、教育、環保、醫療與衛生、地方財政項目指標也都下降,更不用提許多中高階優秀的同仁提前退休、或是請調離開,導致人才流失,最後便回頭批評五大案的「寒蟬效應」,會重創民間企業參與公共建設意願,呼籲柯「專心市政,交出一張真正跟市民及城市進步有關施政成績單。」

以下是郝龍斌臉書全文

今天看到媒體一篇「數字看柯P施政」

我不知道臉書按贊次數、特支費用法、開會的次數或市長送輓聯數,是不是市民想要看到的「政績」!

但我確很清楚的知道這些數字於城市進步的關聯性甚小。而看到最近臺北市的一些變化,我有三個憂心。

在過去幾年媒體的調查中,臺北市的經濟與就業、教育、環保、醫療與衛生、地方財政等幾大面向,連續幾年都是全國之冠,也持續是全國最具競爭力城市;然而最近的調查,這些指標幾乎都退步了。這是我的第一個憂心。

其次,臺北市政府是我共事過最優秀的團隊,但這半年來聽到很多市府中高階優秀的同仁提前退休、或是請調離開,這些重要人才資產流失,除了讓我感到不捨,更讓我感到憂心。

而第三個憂心則是,這半年來,柯市長對五大案的操弄,已造成寒蟬效應,重創民間企業參與公共建設的意願,萬華青年段公營住宅的3次流標,只是其中一例。

我曾說過我也是臺北市民,跟大家一樣對臺北市的進步充滿期待;真心希望未來的3年半,柯市長能停止政治操作,專心市政,交出一張真正跟市民及城市進步有關的施政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