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臺交流中心 記錄兩岸點滴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展示中心紀錄着1955年石浦漁村居民隨着國民黨遷徙到臺灣的過程。(記者宋丁儀攝)

在石浦鎮海峽廣場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展示中心內,紀錄着過去石浦與臺灣的歷史淵源,以及近30年來浦臺人民交流情感的點點滴滴。

臺商柯受雄說,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展示中心內,都是臺商與當地臺辦用心奔走蒐集過去浦臺兩岸交流的珍貴史料。許多史料包括文字與影像頗令人動容,就連國臺辦主任王毅不久前才造訪當地,都忍不住佇足沉思良久。

漁山島距離象山石浦東南方向27海浬,1955年國民黨軍隊從大陸沿海遷移到臺灣時,將漁山島287位村民帶到臺灣,安置在臺東縣富岡新村。

臺灣藝人綽號小黑的柯受良,1953年生於寧波象山線漁山列島,是知名特技演員。他2歲時便隨父親移居臺東縣富岡新村,後成名於香港。他曾駕駛摩托車飛越萬里長城、西藏布達拉宮等地,1997年駕車飛越黃河壺口瀑布有亞洲第一飛人的稱號。

現在胞弟柯受雄在家鄉發展商業,柯家還有不少親戚朋友都在石浦。柯受良後來還成爲象山開漁節的形象大使。

其中,一張張真情流露的照片也很吸引參觀者目光。2011年中秋節,臺東縣富岡村與石浦村一同舉辦聯誼晚會,來自富岡村81歲張寶鳳與妹妹蔣根娥相擁而泣(由於石浦方言,蔣、張讀音不分,因此姐姐名字在臺灣登記爲張寶鳳)。

遠在1984年當時尚未開放探親,一位舟山籍臺灣漁民趙小芳(1946年來臺),爲了見母親而當漁民,有次進入石浦港避風時告知臺胞工作站人員他的身分,並希望下次颱風來時,能把他的母親接到石浦。

正巧當年7月臺風又來襲,他苦苦哀求船長將船停靠石浦避風。當他看見工作人員攙扶着他38年沒見的老母親時,當場跪倒母親膝下,情不自禁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