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映荊楚寶石花》:石油人唱給我們的綠色綿延之歌

隨着居民生活逐漸進入天然氣時代,一戶人家的氣供不上,是一家人的生活問題;一個小區的氣供不上,就會產生社會問題;一個城市的氣供不上,那就是重大的政治問題。關於疫情,除了我們在電視新聞裡、以疫情故事爲題材創作影像作品裡看到的相關聯人羣外,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還存在着這樣一羣石油人,在任意自然災害來臨時、突發狀況之當下,他們始終堅守平凡崗位,保障着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皆能日復一日地正常運轉。用他們的話說:他們身上所承擔的供氣責任,大於天。

《氣映荊楚寶石花》這部短片記錄的是中石油崑崙燃氣湖北分公司黨委書記劉志強和他團隊這一羣石油人的故事。起初,我們創作團隊打算拍攝一部人物短片,之所以後來做成了講集體的故事,還得從我們前期調研跟劉志強的一次碰面說起。

我們見到劉志強,跟他說,我們打算拍攝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他問,具體想拍攝什麼內容。我們說,記錄平時最真實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他接着問,如果只拍我一人,很不合適,能不能改爲拍整個集體。在他看來,他個人的工作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樣的開場,似乎並不樂觀。但是多年的拍攝經驗告訴我們,眼前這位劉總,有主見、有個性,也一定是個有故事的被拍攝人物。於是,我們換了一種方式來尋找創作的突破點

在這時,有人敲門、來彙報工作。我們知道轉機來了。彙報的人離開後,我們讓劉志強莫顧及我們的來訪,抓緊時間忙自己手頭的工作。我們只是默默地觀察,尋找與他重新建立溝通的時機。

當我們都安靜下來,劉志強反而打開了話匣子,開始聊起即將到來的冬季保供工作。不知不覺中,劉志強已然沉浸於我們預先設想的前踩計劃裡。他說最近特別忙,血壓很高,常常感到頭昏。我們導演問,辦公室有血壓計嗎。他打開手邊抽屜,拿出血壓計,一邊測血壓,一邊開啓了向年輕晚輩傾訴的暢談模式。

對我們紀錄片人來說,前踩時觀察到的被拍攝人物類似測血壓這樣日常類的行爲動作,都將是很重要的拍攝細節。不管是創作長片,還是短片,每一個被拍攝者,不能在影像層面誇張地把被拍攝者的形象塑造得如神一般,每個鏡頭都是領導揹着手、挺着腰,到處忙着開會不間斷。我們大多數人,面對漫長、卻也短暫的生命時,長路輾轉,離合悲歡,人人生而平凡。紀實影像,是以人物故事建立敘事通道,輔以情感推動敘事,記錄社會現實的真實,記錄世間人類的平凡。我們記錄的,首先是個普通人,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和觀看片子受衆一樣除工作外,也有愛着的人、有情感、有瑣碎、需要柔軟、需要撫慰、需要寄託的正常的普通人。影片裡的畫面,是普通受衆可感、可觸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這是讓受衆與影片裡的被拍攝人物能建立起情感連接的最無華卻樸實的方式。

與劉志強的接觸,只是匆匆幾面,但我們卻看到了這位從業三十餘年的資深石油人如何在儒雅談吐之間,運籌帷幄;在帶領員工奔向“十四五”規劃時,也滿懷着對妻兒的愧疚與思念。採訪時導演問,兒子是學霸學習成績這麼好,他有什麼功勞沒;劉志強沒夾雜任何思索、幽默地來一句:“沒有,我的功勞就是生他了。”他以單位爲家,尤其疫情期間,值班室就是他的臥室;他以一千七百八十九名員工爲家人,員工的平安和幸福就是他夜以繼日奮鬥的目標。在他的書櫃裡,有一張與妻子的合影相框紙質照片的顏色已不那麼豔麗,他說那是十幾年前拍的。直到拍攝任務即將完成,我們才知道,今年是他離家在外工作的第十二個整年,每年與家人的團聚時間湊不夠十天。

他每天的時間都被忙碌的工作填得滿滿當當,但卻也忙裡偷閒、耕耘着那塊情感寄託的自留地。當他手握心愛的薩克斯、一氣呵成地演奏完一整首曲子時,那份中年男子的細膩與豁達,感染了在場的我們每一個人。

映入我們眼簾的這一切,早已完整且完美地塑造出了一位形象立體、細節豐富的被拍攝人物。

隨後幾天的調研,我們見到了黃石門站站長梅雯川妹子,處事端莊大方,專業上超級嫺熟、動作幹練且流暢;見到了疫情期間逆行入戶安檢的徐坤,略帶羞澀卻熱情,九六年小小年紀卻一心爲公、有着大大的擔當;講話語速極快,但樸實可愛的姑嫂樹加氣站站長雷四方,讓我們印象同樣深刻;還有劉志強工作中的好搭檔、生活中的好兄弟、被女生們稱讚爲顏值擔當的陳新亮書記,這位顏值擔當很是低調,被製片人邀請再三、終使得他能坐在鏡頭前來面對採訪。他們班子間的默契配合,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單位領頭人風範

拍攝的那一段時間裡,很難遇到一個能讓攝影師滿意的、使拍出來的畫面顯得特清透的大晴天。既然是以冬季保供和回顧疫情爲影片的主要敘事線條,不動聲色的老天爺反倒成全了後期剪輯時我們影片能做足情緒的構想。

對我們來說,每一次拍攝過的人、拍攝過的事、拍攝過的物和景,都是一段無法重來一遍的、不能循環往復着的記憶。這次遇到的每一位石油人,不管是一線員工,還是領導班子成員,他們做的事情,特別很多小的細節上,讓我們感到這個集體存在着溫馨和溫暖。同時,讓我們對每一位平凡石油人,肅然起敬。

他們面對鏡頭講述的故事,已經被永久性定格在我們的紀錄片畫面裡。就像書櫃裡的那張紙質照片一樣,當時的人和事情和景,早已永恆地被定格在了那一瞬間。

當下,今冬明春的天然氣保供戰鼓,已然敲響。承載着重要保供任務的中國石油人,將要發生在他們個人身上及其集體面前的故事,也將會一個鏡頭接着一個鏡頭地、全都被定格在屬於他們每個人平凡卻珍貴的生命記憶裡。(《氣映荊楚寶石花》創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