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揭「北病南送」關鍵原則 柯文哲:看年齡分配

臺北市長柯文哲(左)28日主持北市防疫記者會。(臺北市政府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新冠肺炎陽性確診者如何安置,讓外界好奇,臺北市長柯文哲28日指出,很重要的因素年齡,根據文獻臨牀來看,患者50歲以下幾乎沒有死亡,過了50歲,死亡率會隨年齡增加,所以確診案例有的會安置在家裡、有的在旅館、有的安排到病房或送加護病房。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柯文哲今在防疫記者會指出,這個疾病從文獻上,還有臺灣臨牀上看起來有很大特色,患者50歲以下幾乎沒有死亡,非常非常少,可是過50歲後隨年齡增加,死亡率就愈來愈高,到80歲以上在國外數據是超過20%。

柯文哲表示,因爲每個疾病都有特色,就像「小兒麻痹」不是叫「老兒麻痹」,因爲死亡率會影響醫療體系重整,所以確診案例有的會安排在家裡、有安置到旅館、有送進病房或加護病房,其中在分配很重要因素是年齡。

他說,確診案例沒什麼症狀,也許要送到中央中南部檢疫所,隔離起來不是要治療,而是要防止傳染給別人,年輕也比較好移動醫院應該是保留給有慢性疾病、年紀大的患者,快篩陽性已有超過1000人安置在北市防疫旅館,若這些人放在醫院,剛好佔掉所有目前的專責病牀,未來病人若還是太多,恐怕輕症就會要待在家裡或到中南部檢疫所。